Tourette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TS)又称Gilles de la tourette综合征、抽动秽语综合征(multiple tics-coprolalia syndrome),于1885年由法国医生Georges Gilles de la Tourette详细描述。本病可以发生在世界范围各个地域和所有人种,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地区和种族之间有一定差异,黑人患病率低而犹太人患病率高,东欧人好发该病。年发病率为0.5~1人/10万人口。
动作性抽动是本病早期的主要临床症状,一般首发于面部,表现为眼、面肌迅速、反复不规则的抽动,如眨眼、鼻子抽动、“扮鬼脸”,以后出现其他部位的运动性抽动,如甩头、点头、颈部快速而短促的伸展、耸肩,症状可逐渐向上肢、躯干或下肢发展,出现肢体或躯干短暂的、暴发性的不自主运动,如上肢投掷运动、踢腿、下跪、屈膝、顿足或躯干弯曲、扭转动作等。有的患者甚至无目的地打人(自己或别人),触摸自己或别人的身体,以及怪异地模仿他人的动作。抽动的频率疏密不等,频繁者一日可达十几次甚至几百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