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创伤在精神病学上创伤被定义为“超出一般常人经验的事件”。创伤通常会让人感到无能为力或是无助感和麻痹感。创伤的发生都是突然的、无法抵抗的。也有学者将创伤定义为“任何一种突然发生的和潜在的生活危险事件”。
基本概述
提到心理创伤,我们就会想到战争,洪水,地震、火灾及空难等等,其实心理创伤远远不只是这些强大的事件。还有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长期经历到的忽视、情绪虐待、躯体虐待或者暴力,都会促进心理创伤的形成。
心理创伤引起学者和有关人士的关注,是从越南战争回国后退伍的老兵,虽然他们的生活已经恢复了平静,可是他们的体验好象每天总是在战场上一样,不断地会闪现战争的画面,死去战友,杀戮的场面,枪声喊声等等。睡眠紊乱,情绪非常不稳定,对生活没有快乐感,每天生活在过去的回忆中,而且是片段性,零碎的。后来对这些退伍的老兵进行心理干预,并提出一个诊断名词: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对心理创伤的研究的范围和深度得到更大更快的发展。
就像阿姆斯沃思和霍拉迪在他们系统地回顾了关于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的文献后指出的那样,现行的PTSD的概念和诊断标准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治疗者应该认识和理解那些为数众多的,虽然不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第四版(DSM-IV)诊断标准,但可能对诊断儿童与青少年PTSD具有指导价值的临床症状。
特点
I型心理创伤的概念,要包括以下几个特点:
一、形成创伤的时间是短暂的,或者是一次性。
二、可以发生在儿童和成人不同的阶段。
三、并且形成创伤后持续时间不长,一般在三个月以内。
四、有的自然愈合,有的经过治疗获益,有的可以转化成II型心理创伤。
治疗
眼动脱敏再处理(EMDR)技术
该技术已经得到国际公认是快速而有效的,臧海龙医师在治疗大量案主临床经验基础上,又自行开发一套眼动脱敏的治疗软件,更有效地处理当事人的创伤回忆和情结。
整合的心理剧疗法
该疗法在处理心灵创伤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让主角在演出的过程中,通过宣泄,表达,重新经验,重构,转化,恢复主角的自我能量,获得处理内心的创伤。
辩证行为治疗(DBT)
该疗法经过二十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一整套而系统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技能训练四大模块:1)核心正念技能2)痛苦承受技能;3)人际有效性技能4)情绪调节技能。整个治疗过程的九大策略:1)辩证治疗策略;2)核心策略;3)核心策略;4)改变程序1:管理偶发事件和观察限定;5)改变程序2:技能培训,暴露、认知调整;6)风格策略:平衡沟通7)案例管理策略:社团互动上述七个策略被称为基本治疗策略,还有两个附属的针对特殊问题的策略。8)结构化策略:主要是如何保证治疗各个阶段平稳过渡的。9)特殊治疗策略:针对治疗中各种特殊问题进行治疗的方法。详细的介绍参见本网站的相关文章。
正念训练技术(MT):
根据国内外最新大脑神经科学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并对中国禅修及国外对禅修及超个人心理学做了详细的考查和研究,吸取了美国麻省大学医学中心JonKabat-zinn博士创立的正念减压疗程(MBSR)之精髓,及三位心理学者英国的JohnD.Teasdale、MarkG.Williams以及加拿大的ZindelV.Segal发展出的正念认知疗法(MBCT)的实践证据,也吸收日本的内观疗法及其印度等国家的对禅修的理论和经验,更有效地指导心灵创伤的当事人,恢复心的平静,获得身心灵的统一与和谐。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