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标签化减低心理疾病患者的求助行为 自我标签化(self-stigmatization)能使“一个人”深信自己缺乏价值,并确信他人对自身的负面认知与行为因循如此信念而生,加以合理化,并内化这样的信念(Link,1987)。那么假设我们将“一个人”替换成患有“思觉失调症”、“发展迟缓”或“情绪障碍症”患者,你是否意识到这变成了一个更加令人不安的存在呢? 心理疾病 2017年10月29日 6 点赞 0 评论 854 浏览
人类的逃避行为与治疗 人类有一种倾向,会朝向快乐的事情,回避与逃避痛苦的事情;这样的行为开启了一系列心理学研究。心理动力学派认为这是一种压抑的过程;存在主义学派认为这是反抗对死亡的觉察,进而采取否认的态度;个案中心取向认为经验的开放是治疗的主要目标。 心理疾病 2017年10月29日 2 点赞 0 评论 848 浏览
无所谓|强迫症来了也不怕 小李,男,25岁,参加工作三年了,2016年3月份,他面带愁容地走进了我的办公室。我给他倒了一杯水后,他开始涛涛不绝地倾述起来:“老师,我感觉好痛苦,我有很多事情憋在心理不知道怎么说,我总是在工作时被其它的事情分心,虽然知道这样很不好,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我要怎么办? 心理疾病 2017年10月25日 2 点赞 0 评论 837 浏览
警惕“恋童癖”行为--他们常被当做对孩子的过分关注 “恋童癖”是以未成年为对象获得性满足的一种病理性性偏好。 恋童癖性欲指向的范围一般是青春期以前或未发育的儿童。在中国,家长们对恋童癖这一行为的严重程度认识明显不足,太容易将其他成年人(无论熟人陌生人)对自己孩子的过分关注和喜爱当成是善意无害的,从而在客观上为恋童癖们的得手制造了条件。 心理疾病 2017年10月24日 6 点赞 0 评论 1235 浏览
情绪低落一定是抑郁症吗? 有的人总说自己要得抑郁症了,因为自己每天情绪都十分低落,于是去看了心理医生,结果医生却告知,只是最近遇到一些麻烦事心情不好罢了,并没有患上抑郁症的征兆。因此,从心理健康上来说,情绪低落并不一定是患上了抑郁症。 心理疾病 2017年10月24日 5 点赞 0 评论 809 浏览
如何判断是否要做心理咨询,你担心的是什么? 当我们思考是否要做心理咨询时,说明一定有某些事情对你产生了影响,比如人际交往方面、比如情感情绪方面等,出现心理问题时,有人能够很快地调节过来,有人能够通过时间慢慢磨平它,但是也有很多人始终无法释怀,精神上的折磨很难受,他们也知道自己可能需要一场心理咨询了,可却就是无法迈出实际行动的那一步,为本教研将这类人的顾虑总结成了三点,仅供大家参考。 心理疾病 2017年10月21日 6 点赞 0 评论 831 浏览
我们正在经历一个亲情流失严重的国家 虽然说我们中国如今已经成为了世界经济总量排行第二的大国,但是国内却存在很多乱象,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中国社会亲情流失的严重。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 心理疾病 2017年10月21日 4 点赞 0 评论 813 浏览
购物狂是因为真的需要吗? 爱购物现在似乎已经被贴成了女性朋友的固有标签,在进入商场购物的时候,所产生购物行为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使用,而是因为自己的行为得不到控制,通常,这类女性往往是购物狂心理疾病患者。 心理疾病 2017年10月21日 2 点赞 0 评论 852 浏览
失眠是个熊孩子,认真你就“输”了 失眠,是枕头上无尽的放逐。多少个辗转反侧的夜晚,多少人被失眠问题深深困扰,有苦说不出。人,为何会失眠?其实更深层次是个心理问题。 心理疾病 2017年10月21日 6 点赞 0 评论 846 浏览
偏执症 精神偏执症这一名词已基本不用,但在临床中还会看到类似患者,这是从精神分裂症中分离出来的部分患者。患者长时间地固执的坚持自己偏颇性的看法,因他人没有遵从自己的看法而对他人充满敌意的心理状态。 心理疾病 2016年10月15日 2 点赞 0 评论 833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