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心理咨询
华南心理教育服务领航品牌
专业 · 权威 · 创新
官方
网站
华南心理教育服务领航品牌
专业 · 权威 · 创新

        爱购物现在似乎已经被贴成了女性朋友的固有标签,在进入商场购物的时候,所产生购物行为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使用,而是因为自己的行为得不到控制,通常,这类女性往往是购物狂心理疾病患者。
  如何定义购物狂:
        当今时下最流行的是团购,看似很便宜的商品和诱人的宣传,将许多人拉入了不理性消费的行列。“每天上网第一时间就是先去团购导航看看,不管需不需要碰到喜欢的火速抢购下来,当时觉得特别划算,可是事后却发现自己不需要了,于是常常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事后自己也会后悔,但是下次再碰到还是控制不住自己。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张雨青分析这种现象说:“当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而是进入一种购物上瘾、强迫自己消费的状态时,这就不仅仅是一种过度消费了,而是一种病态购物症,在国外被广泛定义为‘强迫性购物行为’。从心理学上来说,属于强迫症的一种,需要接受一定的指引和治疗。”  
购物狂深层次原因剖析:
         购物狂分为缺乏自制力的冲动消费型、由嗜好变成沉溺上瘾的过度消费型、“耳根软”的被动消费型、减低空虚感觉的逃避消费型、只爱名店的崇尚名牌型、因贪便宜而大量购买的疯狂讲价型等六种类型,每种类型的购物狂产生原因各有不同,但根源相似。
  在影片中丽贝卡曾经说道:“生活本来是不美好的,购物可以让我的生活变得美好。但是购物完之后生活又变回原来的样子,所以我只有持续购物,才能生活在美好之中,这也是我发泄的一种方式。”针对这种症状,董妍说:“购物狂的成因有三点。首先它是生活压力大的人群的一种发泄方式。当部分人群在工作中承受了较大的压力而无处宣泄时,从大量的刷卡和购物中获得快感成为他们发泄的渠道之一,因此内向的人比外向的人更容易患上病态购物症,因为他们很少向人倾诉无法融入团体,只能选择这种方式减压。其次,这是当今时代下一种过激的从众行为。购物狂常常盲目的跟风,看到别人买什么就想自己立刻也拥有,导致经常购买自己不需要的东西。”
  快节奏的生活和层出不穷的购物方式,使得近年来中国患有病态购物症人群越来越多,他们在购物中释放压力、寻找快感、获得满足,很少有人能意识到这是一种心理上的疾病,需要引起重视和疏导治疗。
  如何治疗购物狂:
  减轻压力是购物狂所需要进行的第一步,只有认识了压力的来源,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增进与周围朋友的沟通,及时地排解焦虑和困惑,这样购物狂独自在商场血拼的机会将减少。
  购物狂给以给自己制定购物计划,尽量少带钱出门。对于病症较严重的人群建议与心理咨询师多沟通,可以和咨询师之间制定一个协议,完成一个阶段的协议再去制定下一个协议。”购物者还可以选择结伴出行的方式,让身边的人督促自己合理消费。

点赞(2)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