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广州儿童心理咨询小编指出,孩子越小,注意力就越短。新生儿注意力5-10秒,3个月大1-2分钟,6个月大2-3分钟,1岁5-8分钟,2岁10-12分钟。2-3岁最长时间在10分钟以上,3岁最长时间在20分钟左右。3-4岁的孩子是培养逻辑思维和注意力的重要时期,那么家长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和注意力。如何培养孩子的 专注力训练 2021年07月20日 2 点赞 0 评论 1603 浏览
脑电波训练专注力有用吗 广州儿童心理咨询小编指出,孩子有各种注意力不集中、烦躁不安、情绪控制能力差的情况,检测发现孩子的脑波不同。脑波也叫脑电波,人脑中有许多神经细胞在有规律地运动。在科学仪器上,像波一样,它们被称为脑波。脑电图是一种生物电,它是大脑神经元交换信息时突触后电位的合成。它是神经元活动的节律。根 专注力训练 2021年07月19日 4 点赞 0 评论 3478 浏览
不要让学习进度慢拖了孩子注意力的后腿 学习进度慢也是导致孩子上课走神的一个重要原因。有的孩子学习进度慢,可能是被其他事情所吸引,导致他没法跟上课程内容;有的孩子学习进度慢,则可能是他的理解能力有限,没法尽快理解和吸收知识;还有的孩子学习进度慢,则是因为故意捣乱,就是故意拖着不完成。单就学习上来讲,有的孩子学习进度慢,涉及的范围比 专注力训练 2021年07月16日 3 点赞 0 评论 1635 浏览
[专注力训练]给孩子创造一个利于专注的环境 走神并不是只有在上课时才突然出现的,实际上这个坏习惯的养成也是需要时间的。而且,走神一旦形成习惯,不仅仅是上课的时候会表现出来,孩子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也同样会走神,或者说不管做什么事情,他都可能会出差错。比如,走路的时候孩子都可能会走神,不留神看车或者不留神看人,这对于他的生命安全来说都是很危险的。那么要帮助孩子解决走神的问题,广 专注力训练 2021年07月15日 2 点赞 0 评论 1520 浏览
[专注力训练]训练孩子一定时间内专做一件事 广州儿童心理咨询:我们提倡孩子一心一意,就是希望他能做到在某一时间里专注做某一件事,养成这样的好习惯,孩子上课自然也就能专注听讲了。然而,很多孩子却是“三心二意”,导致状况百出:有的孩子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希望自己能在同一时间里做到很多事,比如曾经有孩子想要同时完成语文作业和数学作业, 专注力训练 2021年07月14日 2 点赞 0 评论 1383 浏览
[专注力训练]阅读训练让孩子沉下心来不浮躁 广州儿童心理咨询:其实要让孩子的注意力得到训练,有一个很简单却也能看到不错效果的办法,那就是读书。我们不妨回忆或者观察一下,孩子对于自己喜欢的书、感兴趣的书,是不是都会全神贯注,有的孩子甚至会因为看得入迷而听不见周围的声音,想不起来吃饭喝水睡觉,这就是书的神奇所在。而且,对于所有的妈妈来说,如果孩子能专心看书,我们从内心深处应该也会有欣慰感,更会乐于看到他如此, 专注力训练 2021年07月14日 3 点赞 0 评论 1363 浏览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解读 要说到不在课堂上走神,孩子是否有良好的注意力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能够很好地集中注意力的孩子,就有能力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学习之上,从而认真听完一节课。但是,大部分孩子可能都是定力不足的,任何一种原因都可能将他的注意力牵走,一旦他被其他事情所吸引或牵引,不管是一心二用,还是注意力已彻底转移,听课效果严重受到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专注力训练 2021年07月13日 3 点赞 0 评论 1368 浏览
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外因 儿童心理教育小编指出,如前所说,孩子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导致注意力的迁移,在这些原因中,学习以外的因素所带来的种种影响最为让孩子难以抗拒。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绝大多数的孩子难以做到一心二用。如果他在学习的同时还想着其他的事情,那么势必无法全心全意地去应对学习,而学习最来不得半点马虎应付,一旦心不在焉,所学的内容就没法完全进入大脑,即便眼睛在看,但思路没有跟上,那 专注力训练 2021年07月13日 2 点赞 0 评论 1391 浏览
孩子厌学怎么办|如何缓解儿童厌学 孩子厌学怎么办?如何缓解儿童厌学?你是否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孩子厌学一直都是广大家长比较头痛的问题,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厌学的问题上不知道该怎么办?今天广州心理咨询小编就和大家一起去探讨一下。 孩子厌学怎么办?如何缓解儿童厌学?针对这样的问题,总结如下:(1)重新评估和修订对儿童的要求 其它 2021年07月12日 2 点赞 0 评论 2112 浏览
初中生孩子有厌学情绪怎么办 初中生孩子有厌学情绪怎么办?初中开始以后,孩子不想去学校?家长可以试着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孩子学习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对学习本身不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自己不敢兴趣的事或者物我们很难专心和投入,而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却会不由自主地投入时间和精力。 古今中外的很多大科学家就是很好的例子。比如爱因斯坦会为一个小 其它 2021年07月12日 5 点赞 0 评论 2077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