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扶老太太过马路的人,我们会想像他私底下一定也充满爱心、奉公守法、品德良好。又如看到电视上美丽的明星,我们会认为她们各方面都完美,因此当狗仔拍到她们不拘小节的样子时,就产生“幻灭”的感觉……。这种“看到别人有一点好,就以为他什么都好”的想法,就是“月晕效应”。
仔细想想,我们根本不认识那个愿意伸出援手的陌生人,又怎么知道他到底是不是好人?我们也不可能知道,银幕上光鲜亮丽的明星,私底下真正的样子。就像俗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当我们喜欢一个人时,会觉得他怎么说都有理,怎么做都对,怎么穿都好看一样。
当一个人留给别人正面的印象时,人们对他的言行举止,往往会从正面的角度去解释,认为他具有更多正面的特质。就像赏月时,双眼看到的月亮大小并不是月亮真实的大小,而是包含月亮外围的一圈光晕那样,我们看到的月亮总是比实际上的月亮还要大。
在一九二○年发现这个效应,并为它命名“月晕效应”的心理学家桑代克发现,当一个人被评为“聪明”时,那么在“勤劳”、“信赖度”等正面特质上也会被评为高分。这表示我们在评断一个人时,似乎具有将他人简单归类为“好”或“不好”的倾向。
于是桑代克做了一个研究来了解这种倾向是否存在。他请军队指挥官为下属在多项特质中打分数,包括领导能力、外貌吸引力、聪明才智和荣誉感等。结果发现,当下属在一些特定的正面特质上被评为高分时,在其他特质上也很容易被评为高分。实验结果显示,人们在评断他人时的确具有这样的偏见。
其他心理学家也做了不少后续研究,更发现在影响第一印象的评价是好是坏上,“外貌”是重要因素。我们通常会觉得长得漂亮和帅气的人具有较多正面特质,甚至觉得他们比较聪明,但实际上不见得就是这样。
换句话说,当我们给别人的印象是正面时,他会把我们想得比实际上还要优秀;同样地,当给别人不好印象时,他也会把许多负面特质套用在你身上,也就是戴“有色眼镜”看你,认为你处处是缺点。所以,留给别人良好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啊!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