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类心理障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多动症需要及早进行心理干预和治疗,否则时间长了会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学业及家庭生活。
【案例】盼盼6岁时被诊断为多动症,据盼盼的妈妈介绍说,盼盼从小就像不知疲倦一样,出生后第一次吸食母乳后,完全拒绝再次哺乳,2个月后再次开始接受母乳,母乳喂养至1岁。幼儿园老师经常反映,盼盼爱惹麻烦,做事冲动,会因为一点在别人看来非常小的事情而激动,经常在有意无意中伤害到小朋友。
盼盼在家就更调皮了,4岁时就敢去爬楼梯栏杆,当时差点没把妈妈急哭。盼盼还容易发脾气,不喜欢刷牙,一让她刷牙就要闹腾,甚至有一次把爸爸妈妈还有自己的牙刷全部都扔掉了。她还喜欢跟其它的小朋友打架,有一次她把一个小朋友打伤了,妈妈很生气,问得急了,他就哭,问她她也不说话。
盼盼的妈妈感到身心俱疲,有时会控制不住向她发火,发完火后孩子没几天又变回了原样。
来到为本教研的心理咨询中心后,我们给盼盼妈妈推荐了为本教研资深亲子沟通师廖兰秀老师,周老师是儿童心理咨询方面的专家,她听说盼盼的事后,为盼盼的妈妈分析了孩子多动症的原因:“盼盼之所以能量爆棚,是因为她心中积累了很多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让身体随时处于攻击或防卫状态,而孩子太小没有完全形成自我意识,只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去表达和发泄。母亲要做的就是学会包容,给孩子提供安全感,同时不断给孩子强化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观念”。
经过周老师的咨询和对孩子治疗后盼盼妈妈接受了周老师的育儿观念,自己平时也阅读相关的心理学书籍,对盼盼的焦虑和不信任感减少了很多,盼盼被老师“投诉”的次数也越来越少,母女俩现在相处得很好。
【案例点评】:孩子还小时对自己的评价完全来自于父母的回应(这个回应就不是父母说了什么,而是孩子接受到了什么)。在这个阶段孩子感觉到父母对自己好,他就认为自己是好的,父母也是好的,这个世界都是好的;如果他感觉到自己的行为、情绪、愿望是不被父母接受的,他就会认为他们对我不好,所以我是不好的,父母也是不好的,这世界都不太好。于是坏情绪便产生了,多动症也随之产生了。
如家长发现孩子有如下现象:
上课不认真听讲
阅读困难
记忆困难
脾气暴躁
好动
厌学
喜欢迟到
叛逆
...
欢迎来为本教研心理咨询中心。
专业干预辅导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厌学儿童,健康大于一切。
工作室为全预约模式,预约电话:15914438914 微信:Weiben113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