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失控时该如何处理,你都怎么解决?找朋友聊聊、运动、听音乐、到户外走走、与小孩互动,这些似乎都是不错的方式。然而,有些人即使知道这些缓解压力方法有用,但仍习惯用不健康的方式来面对情绪,如酗酒、埋首于冒险、情绪自我隔离、压抑,毫无原则地讨好他人、控制他人等。
对这些人来说,他们的内心其实也渴望改变,却对无法改变的自己,陷入无比自责的循环中。
一、千万别忽略情绪
在我们传统教育中,情绪常常是被忽略、没有被正视的,甚至强烈的情绪还可能遭到羞辱甚至批评。在强调顺从的教育里,迫使我们从小必须压抑或否定自己的感受。然而,在具有童年创伤的人身上可能会发现,就算回忆起过去的创伤如此历历在目,但仍会用没什么、过去就过去了等方式来漠视它的存在。
其实,那些在童年时受过伤的小孩,会因当下的生存,或者无法直接面对的情绪压力,培养出僵化因应方法,而这么做是为了预防,以及试图逃离更多的创伤。
二、创伤童年防卫情绪僵化因应方法
自恋性的防卫反应,突然用有攻击性的反应去对待威胁。例如面对他人的善言,个人可能立即解读为恶意批评,以突然的暴怒方式回击,而不愿面对他人的建议,改进自己。
强迫症的防卫反应。例如当有压力来临时,选择不去面对与处理,反而透过疯狂忙碌的方式,逃避情绪;或者以过度担忧、恐慌的方式,让自己进退两难。
解离的防卫反应,放弃、麻木、进入崩溃,像是接受注定会受伤一样的反应。例如面对压力,无意识地关闭自身的感官受器,漠视现在所遭遇到的一切,自我隔离。
关系依赖的防卫反应,用取悦或提供帮助的方式,企图缓和或阻止对方。例如用当烂好人的方式,忽略内心的焦虑,因担心不被肯定或被遗弃,像毫无原则地取悦他人。
三、如果你有情绪压力的状况,可参考步骤
练习分辨自己的情绪,例如此事件给我带来悲伤、愤怒、委屈、恐惧等。正视自己的童年创伤经验,重新审视那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觉察现在的反应,是否勾起了童年创伤的记忆。
用正向思考取代负向思考,例如我已经长大了,我不是过去的我,我有能力处理我所面对到的事。接纳自己,并感谢自己。利用书写,阅读相关书籍自我疗愈。寻求医师、心理心理师的专业协助。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