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是觉得事情很多、压力很大,有时候即使下班了,脑袋好像没有下班一样,总是在想明天什么事该怎么办、老板交代什么是我还没做到、明天去上班还有一大堆事情还没做…想到我就会一直担心,甚至会担心到睡不着觉……."
"最近我爸身体出了些状况,带他去看医生,医生说可能要做进一步的检查才会知道是什么问题,所以排了一堆检查…检查要两周后做,看报告还要再两周,我真的很担心爸爸是不是得了什么很严重的疾病,最近常常半夜睡不着觉,醒来就是想这件事….觉得好像他还没垮,我却先垮了……"
"我最近要考一个很重要的考试,之前曾经失败过一次…现在要准备时,都会一直想着『如果又失败了怎么办』,于是越来越不想要念书,可是又感觉自己很担心,每次一念书时都在想『如果自己考不过怎么办?别人会怎么笑我?』那种一直担心自己可能会失败的感觉,停不下来,真的好痛苦…."
你是否时常感觉自己的脑袋停不下来?
是否常常担心很多事情、甚至灾难化思考?觉得"担心"好像已经变成了自己根深蒂固的习惯?
或许,你曾梦想自己拥有一种可以"控制一切"的超能力,希望事情都可以按照你想望的方向走,那么,你就可以不再担心、不再焦虑。
其实,这种很怕出错、害怕失败、害怕不可控的负面未来的想法,常常让我们把眼光只放在那最糟糕的可能性中,而让我们过度忧虑、惶惶不安,反而很多事情因而没办法做。
甚至有的时候,即使我们发生了一些好事或成功,我们仍然会"提醒"自己应该要去担心些什么没完成的、或是没注意的事情,让自己一直都处在忧虑之中,很难享受快乐或平静的时光。
当然,这可能也是一种文化习惯。"未雨绸缪"、"乐极生悲"、"得意忘形"….华人文化时常在灌输关于"谨慎"的重要性。事实上,提前预想到一些可能性而做预防,的确是需要的。但如果太过头,甚至连一些不可知的、不可控的负面可能,都希望自己能够控制、能够避免,那很容易就掉进"焦虑的循环"中。
怎么辨识自己是谨慎小心、还是掉入耗损能量的焦虑里?
你可以先问问自己:
"我现在担心的这件事情,担心是有用的吗?我有可能现在有任何能力去做任何的确认或改变吗?"
例如,你担心尚未发生的考试结果/担心还没有检查的身体检查报告结果….这些都是目前你无法控制、且担心也没有用的事情。
有时候我们会有个错觉,以为我们一直担心这件事情,我们就有可能想出"防止此事情最糟结果发生"的办法。
但实际上,最常发生的状况,只是让我们一直处在焦虑而无法做其他事情的状况,最后我们可能找到一些替代性的强迫行为,让自己暂时解除焦虑,等到下一次的焦虑到来。
是的,有时"焦虑"是种习惯,也是种"强迫思考",好像"焦虑"可以让我们感觉到"自己有在做些什么、甚至还能做些什么",而有一种可能可以避免那"最糟结果的未来"的错觉。
但事实上,未来是不可控的、是不完美的,这种希冀有个"完美、不犯错未来"、甚至犯错就会出现严重"自我责怪"的习惯,正是"焦虑"这情绪会侵蚀我们的原因。
如果希望能够拥有更多能量去面对未来的挑战,我们需要的不是"焦虑",而是"相信自己"的力量。
或许我们无法控制未来不发生负面的事件,但我们需要相信的,是自己拥有足够的能力去应付未来的变化;我们要练习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强迫自己改变"焦虑"的这个习惯,不要把力气拿去继续喂养没有帮助的"焦虑",而是将力气用在相信自己、相信事情没那么严重、不会那么糟。
摆脱焦虑的最大护身符,是面对未来挑战的勇气、相信就算做错事你也不会变糟,这种"自我肯定"的力量,正是改变焦虑习惯的最大助力。
"自信"是所有情绪困扰的万灵丹啊!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