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心理咨询
华南心理教育服务领航品牌
专业 · 权威 · 创新
官方
网站
华南心理教育服务领航品牌
专业 · 权威 · 创新

  这是前天在浙大心理系杭州系友会的一个即兴发言,有一些我对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的思考。觉得还挺有意思的,整理出来发给大家看看。听众都是一些心理系的老系友。希望对你有启发。

  01

  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是“心理学到底有没有用”。我觉得这个话题让我们这些心理学专业毕业,又在自己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人来讨论,其实还挺有意思的。

  我是一个心理咨询师,其实一个学心理咨询的人,心理咨询师的习惯,是h恩少思考“心理学有没有用”这样的大命题有兴趣。他更关心每个人很细的小经验。如果这里有一个人说心理学有用或者没用,我会仔细听,会好奇,这是谁说的?他是怎么说的?他为什么这么说?他对他的结论有一些怎么样的经验?他是怎么经验到它们的?一句话,我并不觉得脱离了话的背景,单独理解一句话有什么用。经验是一个心理咨询师最关心的东西。

  这是一种职业本能。因为心理咨询工作,究其本质,就是在理解来访者的经验,并通过制造新经验来推动来访者改变的工作。我这里所说的经验,并不仅仅是工作经验,而更多偏经历所带来的体验和感悟。这种经验很多时候是以语言为载体创造的。心理咨询有一个别名,又叫谈话疗法,意思是说,你的话要像药一样有效,能治愈人。谈话怎么会像药一样有效呢?就是因为心理咨询师要通过谈话,来帮助来访者制造新经验。

  02

  让我来举个例子。我在上海有一个心理咨询老师,我每个月都会去那边看她做咨询。有一天来了一个个案,是一对夫妻,丈夫在外面工作挣钱,每天都很忙,妻子在家养孩子。妻子就有很多的怨气,觉得丈夫没有顾家,经常会指责丈夫。丈夫当然也很生气,觉得自己为家累死累活,妻子不但不理解,还要说她。而他们的上初中的女儿呢,出了些心理问题,有些抑郁了。

  这是常见的家庭模式。在座的各位都是当父母的人,也很能理解这种苦恼。这家人就在咨询室里谈了起来。妻子放不下对丈夫的抱怨,丈夫也没法体贴妻子,焦灼了很长时间。这时候,妻子又开始抱怨丈夫了,说他有一段时间,从公司回来就往家里床上一躺,就像个死人一样,一点不理家里的事。丈夫辩解说,不是的,这段时间他把腿扭伤了,所以才会这样。妻子不仅不知道照顾他,还要说他。妻子说你记错了,没有的事,如果你脚扭了,我怎么会不知道。

  这时候,旁边的女儿插话了。她说:

  “我记得不是这样的。我那段时间考试没考好,心情不好,所以每次回家,都往床上一躺、爸爸看我这样,可能是学我,也就往床躺了。”

  当时,整个咨询室的氛围,还在爸爸和妈妈的剑拔弩张中,甚至没人仔细听女儿说什么,妈妈又开始说丈夫了。

  如果你是这个咨询师,听到女儿这样说,你会怎么想?

  这时候,咨询师却停了下了。她问妈妈:

  “妈妈,你知道女儿在说什么吗?”

  妈妈楞了一下,就说也许女儿是替爸爸解释之类,看得出来,她也并不觉得女儿的话有什么重要。

  咨询师继续说:“妈妈,如果这样,你就对女儿的话太不敏感了。她其实是在说,不要怪爸爸了,要怪就都怪我,都是我的错!”

  所有的人都安静了,气氛一下子变得悲伤而凝重。妈妈哭了出来。过了一会,妈妈就说:

  “老公,我们不要这样了。我们要改。”

  这就是咨询师制造的新经验。从这个片段里,我们再来思考,这种新经验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首先,我想跟大家说,我们都是学心理学的,可是要把学到的理论变成你的经验,仍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许各位在学心理咨询时已经学到过,当父母吵架的时候,孩子会觉得是自己的错。可是这只是你的理论。在咨询室里,孩子是不会直接说:“这是我的错”的,她只会像这个来访者那样,轻描淡写地说一些她自己的事情。这些事情的情绪浓度并不高,你很容易忽略它们。怎么能够把这些事情跟你学到的理论联系起来,变成你的经验?这就是训练的过程。

  03

  其实,我想请大家思考,咨询师说:“女儿在说,不要怪爸爸了,要怪就怪我,都是我的错。”这句话是真的还是假的?它符合来访者的经验吗?毕竟来访者在咨询师说这句话之前,并没有这样的情绪啊。为什么我们不能更简单地理解,来访者只是想尝试帮爸爸辩解呢,就像妈妈说的那样?“都是我的错”和“只是帮爸爸辩解”,什么是来访者真实的经验呢?

  答案是,在咨询师说出这话之前,“都是我的错”和“只是帮爸爸辩解”都是可能的经验。但是当咨询师说出这话以后,“都是我的错”就是这个小姑娘和她父母感受到的经验。

  在解释这个答案之前,我想要先解释一下人的经验。人的经验并不像我们所描述的那样,很清晰,我随时随地知道我的想法和感受。在被描述之前,人的经验是模糊的,没有形状的,像一团云雾。当然这图云雾背后也许有情绪,可是这个情绪是什么,也是不清楚的。经验就在这样的模糊中不断地流动。而咨询师的描述是什么呢?它其实是给这个经验“定型”,她说的一句话,就是给这个模糊的经验命名。而命名的过程,就是“定型”的过程。因为咨询师的话,这个经验和感受就被塑造出来了。咨询的过程,就是咨询师用语言不断建构新经验的过程。

  那么,为什么咨询师要这么建构来访者的经验呢?毕竟这样说,来访者的感受也还是很痛苦的。答案是,在这个咨询的阶段,她需要来访者痛苦,来增强她改变的决心。这也是来访者允许咨询师这么做的。这个动力的增强过程,是因人,因咨询进程而异的。我也经常遇到这样的妈妈,总是对自己有严苛的要求,觉得自己不是好妈妈,总是担心自己做错了什么,对不起女儿。如果是一个这样的来访者,也许咨询师就不能像刚才那么说了。她的内疚已经够多了,并不需要那样的经验。也许她更应该说些类似“女儿有她自己的成长轨迹不需要你操心”或者“你高估了自己对女儿的影响力”这类的话。也就是说,所有咨询的语言,都需要根据咨询的目的和方向来建构。没有绝对对的话,只有此时此地对的话。

  04

  最后,我也想谈一谈动力。说起动力,我们都学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这个理论流派后来又叫动力心理学,dynamic psychology。如果没有足够的经验,我们会把精神分析中的动力理解得很深奥,我们会觉得这是在神秘的潜意识里发生的过程。我们不会把它跟生活里简单的几句话联系起来。其实这个咨询的片段,就呈现了动力。这个孩子想去解决父母的纠纷,甚至用让妈妈怪罪自己的方式,这就是动力。妈妈放不下对爸爸的怨恨,爸爸因为妈妈的怨恨而陷入为自己辩护的立场,根本没法给予妈妈需要的安慰,这也是动力。最后,妈妈因为孩子的举动(当然有咨询师的推动)内疚,因此想要改变,这也是动力。动力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只是我们认不认得出它们来。

  所以心理学到底有没有用呢?我其实也不知道。虽然我自己是学心理学的,我并没有特别的要维护学科的立场。我总觉得,学科之外,有更大的世界,我们真实的生活经验,无论是咨询室里发生的、公司里发生的、战场上发生的,都比学科的概念要大得多。

  这些真实的经验需要我们去琢磨、去认识、去理解。这很少是心理学的学科知识能直接交给我们的。它需要一些训练,也需要我们不断去接触和反省我们真实的经验。我们的思考是一种塑造经验的方式,心理学的概念和理论,也是一种塑造经验的方式。但它是我们经验的全部吗?并不是。是诠释我们经验的唯一方式吗?也不是。毕竟生活经验,是要大于心理学这门学科经验本身的。如果我们不能用心理学来增加我们对生活的理解,而只是固化了我们对生活的理解,如果我们不能把心理学变成我们灵活看待世界的眼睛,而变成了一副“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的有色眼镜,那它其实就没什么用。

  谢谢大家。

  广州心理咨询

  www.weiben100.com

点赞(2)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