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思考,心理治疗的力量,到底是来自哪里?
为什么有些个案,明明花了很大的力气,作很深入的分析,或者是陪伴许多年,但始终还是没办法改变。
有些个案所处的困境是很艰辛的,却是跟他谈一些话、点出一些问题,他就开窍走出来了。
有时自己看到相当不容易的个案,下一次门诊的时候,却发现他已经在教会协助后,或是在慈济志工的开导下,豁然开朗。
这问题可以从很多不同的理论和观点来讨论。心理学中的依附理论,可以提供一个一般人都容易理解的讨论。孩子是依附大人慢慢长大的,在心理学中,有很多关于儿童发展的各种理论。其中依附理论(attachment theory)是最被广为应用的理论之一。
北美的心理学者安思渥斯(Mary Ainsworth,1913-99),在六○到七○年代加以进一步阐述。她先提出了三种依附模式。
安全的依附模式(secure attachment):小孩子在往外探索时,还是可以随时找到安全基地,因为照顾者总是适时地响应,而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安全依附。
逃避型依附(avoidantattachment):孩子对于有游戏中的分享,或照顾者的离开或归来,都没有太大的反应。对陌生人也没有太大的差异。这是因为照顾者对他的压力或沮丧都没有太多反应,甚至是阻止他的哭泣而积极鼓励独立不依赖。
焦虑矛盾的依附(anxious-ambivalentattachment):照顾者的态度是不一致的,时而热烈时而忽略;婴儿既然没有办法视他为一安全基地,也就在分离前先破坏关系。然而过去曾经拥有这样的安全基地,婴儿既会继续寻找,但又抗拒获得这接触。
第四种是混乱失序的依附(disorganized/disoriented attachment),由加州柏克莱大学玛丽?梅恩(MaryMain)提出来:照顾者是受惊或惊吓他人的,是混乱、退缩、角色混乱,经常和各种形式的儿童虐待有关。婴儿因此经常出现固定重复的行为,例如全身僵硬,或者是不断敲打。
够好的依附关系,才能完成心理成长过程中的心智化(mentalization),也就是自我察觉和同理他人的能力。如果在童年没有足够的依附体验,他可能在日后与他人的亲密关系中(最常见的是爱情或婚姻)、治疗关系中或其它的特殊关系,获得这样的依附体验,而完成安全的依附模式。
也就是说,童年的依附固然是很重要,但只要不是太严重,不是太早就被剥夺,它还是可以在日后,以另外的形式来弥补的。
修补的力量,是如何产生的?
究竟怎样的关系,才能产生够安全的依附,足以重新弥补过去的伤痕呢?
许多学者提出他们的论证,但到目前为止,还是没有让大家都信服的说词。
关系产生修补的作用,往往出现在无法预期的时候。
如果我的记忆没有太离谱的错误,我记得多年以前在张小燕主持的〈超级星期天〉综艺节目里,曾经看过这样的故事,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节目里有个单元「超级任务」,是由阿亮所负责的。有一集,是刚刚出道的动力火车,也就是尤秋兴和颜志琳两位音乐人,他们要寻找自己生命中的重要他人。
在他们还在一起读书时,两人调皮捣蛋,经常跷学出去市区胡乱逛逛。有一次,闯了祸,弄坏的别人的摩托车,对方一直要他们赔。可是他们才是刚从原住民部落来到小城的单纯小孩,没太多钱,不知怎么办。对方告到学校去;学校的教官于是来了,他们吓坏了。
没想到教官一句恶言都没,帮忙赔了钱,还带他们去吃牛肉面。
他们在节目中说,那是他们人生吃的第一碗牛肉面。
那时候起,他们发觉原来自己是有人关心,做起事来也就更在乎自己的表现。他们觉得这位教官是他们这一生中的恩人,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观。于是阿亮就回到学校,找到这位许久不见的教官。没想到这位教官居然表示,他完全不记得这件事了。
这位教官有学过很深奥的心理治疗吗?
当然没有。这位教官是很用心地想要改变他们两人吗?当然不是,否则,早就记得他们这件事了。然而,就是因为一切都没有。
这位教官没有心理治疗的目的,也没有想要影响他们。他的帮助就是单纯的帮助,他的关心就是单纯的关心。就是因为这样的单纯,反而产生了修补的力量,也就是在短短的接触中重建了依附关系。
无条件的关心,无条件的爱,也许就是这个秘密的答案。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