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为本教研-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根据“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个体健康的十条标准,现在我们可以对照着这十条标准对自己作一个简单的评估。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2)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
(5)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抵抗力;
(6)体重适当,体态匀称,头、臂、臀比例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
(9)头发光洁,无头屑;
(10)肌肉、皮肤富弹性,走路轻松。
对照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标准,我们发现在有的条目上自己无法给出“是”或“否”的评断,例如“从容不迫”“乐观积极”“适应”等项目,我们在有些时候或者在生活的某些方面可以做到,而有些时候或者是在生活的另一些方面又做得不那么尽如人意,后者是否意味着自己不健康?这一部分内容恰恰是对我们心理健康状态的评估。那么除此之外,心理健康还有没有其他具体的评价标准呢?根据具体的标准是否可以得出自己是“心理健康”或者“心理不健康”的结论?
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健康标准中“精力充沛,睡眠良好”同时涉及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内容,似乎身心的健康是相互联系的,无法简单地分开来看,究竟身心健康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呢?我们首先来看心理健康这个概念。心理健康是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健康状态。心理健康是一个连续体,即在心理健康与异常之间的界限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心理健康标准只是用来评价当前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评价结果是阶段性的,提示我们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我们并不能因此为自己贴上“心理健康”或者“心理异常”的标签。值得注意的是,用来判定心理健康的标准也并不是像生理指标一样一成不变,它受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当前具有代表性的心理健康标准的提法是,马斯洛和密特尔曼提出心理健康的10条准则:
(1)是否有充分的安全感;
(2)是否对自己有较充分的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
(3)自己的生活和理想是否切合实际;
(4)能否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5)能否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是否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否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否适度地表达与控制自己的情绪;
(9)能否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有限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10)能否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我们发现无法在每一个时刻都达到这十条标准。“个体的心理是个统一的整体,由于整体并不等于部分的机械之和,某个部分的损坏也并不意味着整体功能的破坏,一些心智方面存在缺陷的个体,如果得到成熟平稳的情感意志过程的控制,也是完全可能保持心理健康状态和适应生活的。”心理健康的标准给了我们一个衡量心理健康状态的方式,更给了我们一个保持心理健康的目标。而有的状态,可能存在一个模糊的判断,不确定它是否处在一个比较麻烦的境地,是否需要寻求帮助。让我们来看一看下面的案例。
[案例1]他们说我没有病
还是小学生的时候,小明是一个非常调皮的男孩,经常捣蛋,没有专心学习,每天的日子却也过得不亦乐乎。升入初中之后,小明觉得自己不能再像小学那样了,应该好好学习。上初中后,小明学习倒也不错,初二分快慢班,家人和老师都劝他去快班。去了快班之后小明就感觉紧张,快班早上要求六点半就到学校,他怕起不来,就开始晚上睡不着。起初小明并没有在意,可是接下来他出现了一些心慌的感觉,变得容易感冒,而且总是感到头晕、头痛等。父母带小明去医院检查,检查单上“脑血管痉挛”①的结果让还是初中生的小明吓得不轻,然而小明却一直没有理解脑血管痉享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由于没有其他问题,小明只是被带往诊所输了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然而小明发现自己睡眠不好,心慌、头晕、头痛的情况越来越频繁。告诉父母后,忙于工作的父母感到有些不耐烦,他们认为是小明自己太紧张,让他学着放松,并责备他缺少锻炼,从此小明不敢和家人诉说自己的烦恼,这样一耗就是十年。
这十年里状态时好时坏,为了让自己能够睡着,小明甚至在没有感冒的时候去买感冒药吃,因为他琢磨出感冒药具有助眠的效果。小明在高三时感到特别严重,进入大学放松一些,自己进行心理调节,情况又好一点,能睡着,饮食还可以,自己在药店买了益气补血的药吃。
今年大二的小明,近来又感到学习状态不佳,头军、记忆力不好,大脑太累了,晚上睡不好觉,想高兴却高兴不起来。一上课就疲倦,思考的时候逻辑紊乱,或者一片空白,总有一种有力使不出的感觉。小明感到情况越来越严重,而且害怕情况继续严重下去,可是在小明看来,父母是无法理解的,他们只认为自己没有病,是自己不会放松,缺少锻炼。极其苦恼的小明很想知道自己究竟怎么了。小明的故事听起来比较少见,也许你会认为,他是不是太傻了,不知道如何跟父母诉说自己的状况,十年,小明是怎么熬过来的?也许你认为小明的父母太不细心,不够关心小明的成长;也许你感觉到在小明的故事里,他似乎很像是那个呼喊“狼来了”的小孩,一次一次告诉父母“我生病了”,然而医院的检查结果并不是这样;也许你会同情小明,觉得他太不幸了,似乎得了“怪病”。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故事里的小明已经表现出典型的心身症,他在医生没有明确诊断某一躯体疾病的情况下,求助于药店,购买了非处方药进行身体的补养,然而症状依然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善。他意识到自己是面临着虽然无法说明却让自己活得好像“行尸走肉”一样的内心的煎熬,是“心”的问题,只好来到学校心理咨询室找心理咨询师试一试,这也许是他最后的希望。
小明是遭遇了典型的焦虑症,它是神经症的一种,不是什么“怪病”,更不是“神经病”。由于有十年之久,小明的焦虑症表现得有些复杂,还伴随着一些抑郁情绪。小明的问题通过心理咨询能否解决?心理咨询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更多详情,敬请持续关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