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心理咨询
华南心理教育服务领航品牌
专业 · 权威 · 创新
官方
网站
华南心理教育服务领航品牌
专业 · 权威 · 创新

    在心理咨询中,有一个原则——谁受苦,谁寻求帮助。
 
    举个简单的例子。例如,在一个家庭里,母亲每天唠叨,孩子们感到很无聊。于是孩子向母亲建议:“妈妈,你应该做心理咨询。”而母亲对此置之不理。在这个场景中,母亲的唠叨是一种调节情绪的方式。这样,妈妈就很习惯了。她不习惯的是这个孩子。是孩子受不了母亲的唠叨,也找不到更好的办法来处理,所以他心里很痛苦。
 
如何判断自己需要心理咨询
 
    在这种情况下,与母亲相比,如果孩子,也就是关系中最痛苦的一方,来寻求帮助,改变的动机实际上更强烈,心理咨询的效果会更加明显。有人可能会说,孩子向母亲建议做心理咨询也是一种应对方式。为什么无效?原因很简单。母亲没有痛苦地做心理咨询。这也许不是她最需要的。尽管我妈每天唠叨,但她每天所做的行为模式背后一定有一些好处。
 
    例如,母亲通过这种方式与孩子沟通并消除情绪。她得到的是与他人和自己的联系。这确实是调整她的心理的一种方式。与心理咨询相比,“唠叨”让母亲受益更多,因此忽视孩子的建议是可以理解的。说服他人进行心理咨询通常效果甚微,这也是一个类似的原因。可以看出,心理咨询的动机需要从一个人的内心开始:谁在受苦,谁寻求帮助,谁改变。
 
    第二个原则:痛苦是一种内在体验,很难从外部衡量。
 
    我们有多痛苦?这是可以容忍的还是不能容忍的?你必须求助于外界,还是你自己能消化?只有你最了解这个问题。心理咨询非常重视一个人的内心体验,以及判断他是否需要心理咨询。
 
    痛苦的感觉是你正在经历和正在经历,因此只有你知道现在痛苦的程度。有些人会制作不同的量表来查看他们的抑郁指数、焦虑指数等等。但另一方面,这些只是帮助我们探索自我的工具。是否求助于心理咨询的最终判断和决定应该基于你自己的内心体验。理解我们的内心体验常常需要我们沉浸其中。
 
    例如,作家余华在写《活着》时,初稿用第三人称“他”描述了这个故事,但他不能半途而废。然后他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修改,把第三人称“他”变成第一人称“我”,结果整个工作顺利完成。内心痛苦的体验也是如此。如果我们跳出来谈论痛苦,我们经常会陷入困境,并将自己投入其中,我们可以对内心的痛苦有更准确的理解和判断。
 
    那么,如何判断内心的痛苦体验是否达到寻求专业帮助的程度呢?我们每个人对疼痛都有不同的耐受力。试着对你经历的痛苦进行排名。
 
    例如,想想你经历过的最痛苦的事情,体验它带给你的感觉,然后给这种感觉打10分。想想一件不那么痛苦的事情,体验它给你带来的感受。可能是3分或2分。根据这两个分数,判断我们目前所经历的痛苦程度就更容易了。
 
    就个人而言,我不建议我们在达到10分的痛苦水平时求助于心理咨询,因为此时,我们的心理状态已经失去了太多。相比之下,心理咨询的需要程度可能已经达到了8分。
 
    第三条原则:积极寻求帮助意味着积极改变。
 
    最后,我们来谈谈心理咨询的动机。在心理学中,动机是指刺激和维持个人行为,引导行为实现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在动机。
 
    动机在心理咨询中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刺激功能,即前面提到的“谁受苦,谁寻求帮助”。疼痛促使人们寻求帮助。寻求帮助只是改变的第一步。如果心理咨询想要取得好的效果,我们还必须在这之后做出很多努力。
 
    这涉及到动机的第二个功能:维持和调节。归根结底,心理咨询仍然需要客户做出改变。变化是如何发生的?动机越强,改变的可能性就越大。其中,来访者的主动性非常重要。
 
    在医学领域,有句俗语叫“医生不敲门”,意思是医生不会主动敲病人家的门说“来吧,我来治疗你”,因为这很容易引起病人的防御心理。患者可能会说:“我很好,什么病要治疗!”在劝说他人进行心理咨询时,类似的场景经常出现。
 
    一些学生开始心理咨询后,遇到心理问题时会建议朋友去看心理咨询,并且觉得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他们。心理咨询可能确实有帮助,但前提是朋友有主动寻求帮助的动机。这样,在后续咨询工作中,来访者与咨询师建立的工作联盟就足够牢固,来访者才能真正从心理咨询中受益。
 
    从这个意义上说,心理咨询师是咨询与访谈关系中相对被动的一方。这种被动性反映在我们需要足够的耐心,等待来访者准备迈出第一步,做出内心的改变。来访者在做这些准备时,也是心理咨询的时间。

点赞(5)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