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前,我们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目前制约我国心理咨询行业发展的,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需求与从业者的专业胜任力无法满足人民需求之间的矛盾。
如今想来,这个观点其实并不符合现实。
明显脱离了大众群体心理需求层次的发展阶段。
隐藏着的,其实是对大众群体的理想化期待。
显而易见的,每个行业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并与当前的社会经济现状相适应。
所以我们看到,当资本主义的萌芽率先在欧洲大陆迸发,精神分析思想的滥觞也一同被孕育。
第一次世界大战世界后,当世界经济中心由欧洲转移到美国,心理治疗/咨询阵地也随之迁移。
由此,我们似乎能够发现。
一个地区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水平,其实是由大众群体的需求层次所决定,并受限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
当该地区的社会经济未得到充分发展,大众群体的“低层次”需要未得到极大满足,心理咨询等“高层次”的行业将无法超越其社会发展阶段而存在。
所以,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其实并不是由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所决定的。
而是取决于大众群体的需求层次。
并直接受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所制约。
因而,一个地区咨询师群体的专业胜任力水平能发展到何种程度,也直接受到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大众群体需求层次的影响。
开头的那句:目前制约我国心理咨询行业发展的,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需求与从业者专业胜任力无法满足人民需求之间的矛盾。
应该修改为:由社会经济发展所决定的大众群体的需求层次,是制约我国心理健康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这句话看似不太“人本”。
也有点向人民“甩锅”的意味。
但仔细想来,现实恰恰如此。
我们不得不遗憾的承认。
除却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外,大部分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尚不能完全支撑当地人民进入寻求精神满足的阶段。
人们的心理健康需求仍处于寻求“心理健康教育”的初级水平。
远未达到寻求“专业心理健康服务”的高级水平。
想清楚了这点,我们也就大体能够明了当今各种快餐式的心理培训和鸡汤式的课程大行其道的原因。
由社会经济发展所决定的大众需求层次使得人们只能以这种短平快的方式满足自我的心理健康需要。
也大致能够体会,为何那些了解了一点理论,学习了一点技巧就以咨询师自居的反而比专业的更有市场。
因为他们所能提供的,恰恰是当前大众群体需要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