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理疏导的任务“砍树”与“登山”
我们常把心理疏导治疗的过程比做攀登珠穆朗玛峰。为什么呢?因为认识性格、改造性格难度确实很大!山的不同高度代表着不同的心理素质(见下图)。山脚下(位置1)代表心理素质较差,有心理障碍,常为烦恼所困。半山腰(位置2)代表心理素质一般,平时心理状态较好,但遇事容易烦恼。山顶(位置3)代表心理素质较好,始终能保持乐观与平和的心态,遇事能够冷静沉着,轻松应对。在总体人群中,大部分人在半山腰上下,一小部分在山脚下,还有一小部分人能够到达或接近山顶的位置。
广州心理咨询中心:有了社交焦虑,正如在山脚下,身处密林,视野被树木所挡,没有自由感,很痛苦。我们近期的目标是爬到半山腰-通过心理疏导,减少症状,提高心理素质。
这样,视野就会开阔很多,自由感会大大增加,不再有剧烈的心理冲突。那么,远期的目标呢?往山顶爬-不但要消除症状,而且还要继续提高心理素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高度决定自由度,谁越接近山顶,心理素质就越高,烦恼就越少,活得就越潇洒、快乐。虽然大家现在有社交焦虑,但接受过心理疏导后,知道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就能不断自我认识,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这样不但可以消除症状,甚至可以活得更自由。
二、三个阶段
面对病态之树,我们该怎么办呢?有的说,把树叶一个一个摘掉,症状不就消除了嘛!看似可行,实则不靠谱。为什么呢?树叶那么多,你摘得完吗?往往摘掉一个,会长出另一个,这就是大家今天烦一件事,过几天又烦另一件事的原因,换汤不换药而已。
那连根拔除呢?树根即过头性格,其形成少则十几年,多则几十年,可谓根深蒂固,怎么可能在朝夕之间拔除呢?
在无法拔除树根的情况下,将树干和树根分离,即砍掉树干,去掉“怕”字,就是切实可行的办法。树干断了,枝叶就会枯死,各种症状自然就消失了。待症状消失后,我们再进一步慢慢挖根,改造性格上的弱点。因此,心理疏导治疗基本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疏通阶段,即认识病理之树。认识社交焦虑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机理,将心理疏导理论与自身联系,密切结合,举一反三。要想战胜敌人,首先要侦察清楚敌人的底细和虚实,之后,才能寻找克敌制胜的方法。否则,盲目迎战,不可能获得胜利。第一阶段的目的就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即认识“为什么我有这个障碍呢?其根源是什么呢?”“这个障碍有什么特点呢?”等等。
第二阶段,实践锻炼阶段,即砍“树干”。重点是认识“怕”字,克服“怕”字,即淡化病态思维,减少病态行为,摆脱“怕”字的困扰。在求助者提高对自己心理问题认识的基础上,着重进行实践锻炼。以“视而不见,少想多做,习以治惊”为原则,对所怕的事物多听、多看、多做、多接触,认识与实践相辅相成,通过体验、领悟,逐步矫正不良的条件反射,减轻和消除“怕”字。
第三阶段,提高心理素质、改造性格阶段,即挖“树根”。在症状消失或减轻后,继续提高对心理问题与过头性格之间密切关系的认识,通过逐步认识和完善性格,巩固疗效,减少反复。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疏导治疗的目标是达到“最优化”,即疗程短,疗效好,效果巩固。
结合登山示意图来描述这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相当于在珠峰大本营下面进行体能和登山技术的训练,第二阶段是从大本营开始攀登到半山腰,第三阶段则需继续努力,从半山腰往顶峰攀登。一般来说,大家都会比较关注第二阶段,即如何摆脱烦恼,减少症状。很多求助者会说:“老师,你告诉我怎么办吧?”他们恨不得立刻攀登,马上轻松。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不先进行体能训练和登山技术训练而直接登山,那么结果可能就是失败--掉下来或者中途退却,这就是有的人只实践不认识而导致疗效不佳的原因。
心理疏导治疗虽然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但三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有机统一的。比如,第二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克服症状,但症状正是性格的“代言人”,在处理症状的同时实际上也等同于在改造性格,同时,对症状、性格等的认识也会发生改变。在克服“怕”字的过程中,如果能逐步果断起来,及时从“怕”里走出来,就能改造犹豫不决的性格。大家要加强对性格及自我的认识,如果真的把“怕”字认识清楚了,把其脾气摸清楚了,那么问题就自然解决了。
目前大家最关心第二阶段,但今后的重点应放在第三阶段。临床上有很多这样的情况,虽然求助者症状很少了,但社交焦虑的“树根”依然存在,经常会怕这怕那,为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而烦恼。所以,第三阶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甚至是一辈子的事情。
三、长痛还是短痛?
一个跌落山脚下的人,往往痛苦不堪,而山上却有风光无限。爬还是不爬,会是一个非常纠结的问题。爬,要付出艰苦努力,需要流汗甚至流血;不爬,不会那么苦,但却永远见不到光明。如果能够忍受流汗甚至流血的痛苦,努力爬到山上,就能看到山下看不到的大好风光;如果没有爬山的勇气和毅力,不敢爬,或者爬了一半就退却的话,就只能一辈子待在山脚下。心理疏导也是如此,逃避,是长痛,将会一直生活在痛苦和烦恼之中,失去青春、幸福和整个人生;实践和挑战,是短痛,虽然短痛比长痛要剧烈得多,但短痛过后将得到摆脱症状后长久的快乐和幸福。俗话说,长痛不如短痛。努力了,就成功;逃避了,就失败:道理原本如此简单。
四、实践的重要作用
心理疏导治疗的模式是:不知→知→实践→认识→效果→再实践→再认识→效果巩固。
从“不知”到“知”。一开始出现心理障碍,自己可能根本就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甚至怀疑是不是自己脑子出了问题。比如,有的求助者去看门诊,十几分钟后医生就下了个诊断“某某症”,然后开药,但并不向求助者解释症状的来龙去脉,求助者出了医院可能还是稀里糊涂的,连“知道”都做不到。鲁教授在门诊时,每个求助者门诊时间一般20多分钟,他会先听求助者讲述5、6分钟,然后初步诊断,告诉求助者问题是什么、怎么来的、跟性格有何关系,最后告诉你治疗的原则和方法,他往往还会给求助者推荐《心理疏导疗法》。有的朋友第一次接触这样的治疗方式,感觉奇怪,“这个医生怎么回事,谈了一会就卖书给我?”实际上那是鲁教授在帮助求助者了解自己的心理障碍。许多人就是通过疏导疗法的书籍了解了自己的症状,看书的过程就是让求助者从“不知→知”的过程,至少为求助者提供了一个正确的努力方向。我与大家在qq上聊天时,有的朋友想找我咨询,我往往会问:“你看过心理疏导疗法的相关书籍吗?”他若回答没看过,我便会建议他买一本书看看再说,不要贸然前来。因为初步了解了这个疗法后,带着问题来咨询,才能有的放矢,不但节约治疗时间,而且增强治疗效果,更能降低治疗成本。
那么,“知道”和“认识”的区别是什么呢?比如,一般参加集体疏导班的都了解,前几天我们都会讲很多心理学的知识。听过后,你就“知道”了,但“知道”是否就真的“认识”了呢?当然不是。“知道”和“认识”有什么区别呢?“知道”即了解了一些方法、知识、道理,例如怎样来处理症状;“认识”指将“知道”的知识、方法与自己的实际相结合,能够用于实践,而且在实践中产生了领悟,取得了进步。正如用粮食酿酒一样,酿酒的步骤都清楚了,这只能算是“知道”了,而通过自己动手实践,真正酿出酒来了,就相当于有了“认识”。“认识”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的。例如对某句经典名言,不同的人看法不同,或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看法也会不同,原因就在于各自不同的阅历或个人不同阶段的实践经历。“”生活,就是这样的‘--你理解有多深,认识才有多深。“因此,我们要用整个身心去学习和实践。用耳学习,触及皮肤;用心学习,触及灵魂。心理治疗就是一个改变心灵的过程,需要有触及灵魂的认识和领悟。
通俗一点讲,”知道“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而”认识“则是”老和尚念经,有口更有心“。小和尚念经,他可以把经文背得比老和尚还要熟练,但是,他理解经文的深刻含义吗?他理解不了,这个就相当于”知道“而不”认识“。”认识“就像老和尚念经,老和尚不但会背,而且能将经文与自己的人生阅历结合起来,就能深刻领悟经文的人生意境,他就真正达到”认识“的境界了。
什么叫”真正认识“了?有的朋友彻底走出来了,不但症状消失,而且对症状规律和自己的性格也有了较为全面的把握,即取得了”最优化“。此时,心理素质得到全面优化,对自我、对他人、对人生、对世界有了较深刻的领悟,获得了人生的”自由密码“,那才能叫”真正认识“。这将是我们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心理疏导治疗强调实践、认识、领悟,其过程是曲折中前进、螺旋式上升的,是从
”顾虑、担心很多“到后来”有些放松“直至”无所谓“的过程。说起来很简单,但是怎么样从”顾虑“”在乎“到”无所谓“呢?这个是有难度的,也是心理疏导的难点所在。
怎么转化呢?这需要你自己去认识和领悟。这个领悟来自于哪里呢?绝对不是躺在山脚下睡大觉。不去摸索,不去经历这种痛苦,不去花代价爬山,你就不可能欣赏到山上的风光。虽然这个实践过程会比较痛苦,但只有将疏导理念跟自身结合,去实践去摸索,才能逐渐获得新的领悟,才能逐步使”怕“的对象平常化。
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是经过不断自我认识,不断用所学的理念和方法去实践,逐步产生新的领悟的过程。因此,绝不是一下就能从山脚下冲到山顶上去的。一方面,认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逐步深入、积累的过程;另一方面,心理疏导治疗是不断的”进三步、退两步“的反复中曲折前进的过程。反复不是倒退,”后退是为了更好地前进,下蹲是为了跳得更高“,反复是前进过程中的暂时休整,只要不失去信心,不逃避,休整之后,接着往上走,战胜一次次的反复,就登高了一个台阶。
症状的反复是正常的,没有任何反复就达到最优化的案例是很少的。性格改造不是几天就可以成功的,因为树根还在,长出叶子--症状反复就很自然了!了解了知道与认识,那么实践怎么理解呢?其实实践就是我们所说的如何处理症状、如何应对一些逃避行为以及一些自己感觉意义不大但却总丢不掉的想法等。
在知道如何克服”怕“字的方法后,你试着去运用这些方法,由生疏到熟练,直至运用自如,疗效逐步显现,就是实践的过程。有的实践是能看见的,如逃避行为的实践一-习惯于逃避的,坚决不逃避;怕自己脸红的,允许自己脸红。但更多的实践是无形的,特别是对于病态思维的实践,转换认识的过程是看不见的。比如说,原来顾虑很多、容易紧张的,通过实践、体验,慢慢顾虑少了、紧张度缓解了,这就是一种无形的实践。相较于实践,认识的转化更是”润物细无声“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认识,获得领悟(领悟即效果)后,再不断地实践、认识,效果就会逐渐被巩固下来,直至取得最优化。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