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变“外向”真的是最好吗?有的时候,内向者假装外向,可能会越假装越孤独。
他一直是安静的宅男,大二那年,他决心改变自己内向的性格,也为此付出很多努力。而他的努力有了成果,变得外向以后,朋友变多了、交际也变多了。但是,他并没有像自己想象中那样高兴,反而很疲倦。他感觉变得外向并没有给他充沛的活力和力量:朋友虽然很多,但是能谈心的却很少;参加集体活动,虽然热闹,但是处在其中的自己却消耗又无力;还有一点,他发现自己在关系中一直是被索取,而且不懂得拒绝,在长期的“外向”中,认识的人越多,他就被索取越多,感觉自己一步步被掏空。而以前的他,虽然没多少朋友,内向,但是过得自在,他能够通过独自看书、写作、看电影就能收获快乐、灵感和活力。当他回顾大学这段经历,他发现,其实内向是对自己的保护,让他不过度消耗自己,能有更多时间与自己对话,去聆听他人,滋养自己的生命。
在一期向往的生活中出现这样一幕:毛不易坐在长椅上静静地放空,每个路过的人看到都会问一句:“毛毛,你不开心了吗?”“毛毛你怎么了?”“感觉你兴致不高啊?”对于大家的问题,他也是静静地回一句:“我没事呀。”对于自己内向的性格,毛不易接纳拥抱它,同时用安静内向的自己去进行社交、面对世界。然而,生活中有很多不能够接纳自己内向的人,他们因为生活、工作的需求让自己变得外向,强行融入到人群中,在各种聚会、活动组织中拼命活跃、积极着。但当中的他们真的开心、高兴吗?不,很多时候他们会觉损耗无比,等一切喧嚣结束,他们更享受孤独一人的宁静。大家假装外向、学习变得外向是更多是因为“社会需求”:
这是我们大多数人对“内向”的误解:内向的人一定不大爱讲话,会比较严肃和孤僻,不合群,不同程度的社交障碍,不机灵,在人多的场合呆若木鸡等等。其实,安静和独处只是内向最明显的特征而已,这并不代表内向者能力的不足,不会处事。内向的意思是你更容易从独处中获取能量,无论是物理空间上的独处,还是心灵的放空。
如果把人比作一个电池,那么外向者是通过社交来给自己充电,在人际关系中汲取能量;而内向者则刚好相反,过度的社交对他们而言是在消耗,而独处则是在充电。所以,无论是外向还是内向,都有各自性格中的亮点,我们需要去挖掘,发光。性格不分好坏,只是我们对待世界的方式不同而已。
我一直觉得内向不是性格缺陷,它就是性格的一种,其实没必要硬要去强迫自己,希望大家都能坦然地接纳自己,拥抱自己的性格。对于内向的性格,我们要接受自己,作为一个内向者的一切。不用过于纠结,不要一直徘徊,专注当下,享受自己的生活、时光便好。如果不得已,真的需要外向,偶尔伪装一下其实也无妨。只要记得自己补给能量的方式,不要过度消耗自己,及时给自己充电,完成自我恢复。愿每一个内向者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到合适自己的生活方式,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轻松自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