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常常不重视自己呢?我想原因之一便在于——我们非常在意“别人对于自己的看法”吧。
像是不想被他人认为自己“缺乏同情心”“不够忍耐”等等……,其实很多人都十分在意他人的评价。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毕竟从小的教育就是会让多数人在意他人评价。
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直接得到“缺乏同情心”、“不够忍耐”等评语;或心想“做那种事,别人会怎么想”等情况,让人意识到“外来评价”。当然多半并非出于恶意,而是善意,只不过无论其意图为何,就结果而言,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容易没有意识到自身是“感受的主体”,而往往认为自己是“被评价的对象”。
“过度努力”当然与这件事有关。因为“再怎么努力都觉得不够的内心”就是身为“被评价对象”会出现的感受。
若将自己当成感受的主体,你就能够体会努力的快乐与成就感,因此会自然觉得“我已经十分努力”,而不会压迫自己。
有很多人是在“由他人指出不足之处”的方式之下被教育出来的。这样子的成长背景,很可能会造成“除非指出不足之处,否则人就无法成长”的迷思。然而实际上,藉由指出“不足之处”所能得到的结果,就只有“过度努力”罢了。若想真正自在地发挥出自己的力量,那种做法是行不通的。
“称赞式教育”的做法最近虽然也获得不少肯定,但是根据“称赞方法”的不同,有时也会导致“过度努力”。当你称赞对方时,将对方看成“被评价对象”,就容易得出使人“过度努力”的结果。比方说,因为获得“好成果”而受到称赞,就往往会让人觉得“为了下次也能获得称赞,必须更加努力”、“绝对不能马虎”等等。
然而,这其实并不是在称赞当事人,只不过是对于“获得好的成果”给予评价罢了。
同样是称赞,如果是说:“你很努力喔!因为这么努力了,获得好成绩一定很开心吧!”这种称赞方式,由于会让人明白结果只不过是次要的,最重要是自己的努力受到尊重,因此受称赞者会认为:“不管结果如何,别人有看到我的努力,这样就已经很足够了。”
这种方法能让“感受的主体”有所成长,并接着形塑被称赞者身为人的核心主轴。
如果一个人所受的教育,只是“由身旁的人指出不足之处”。这种人就会将判断的基准放在“周遭眼光”而非“自身感受”上。
即便从自己的角度来看觉得足够,但相较于此,这些人更会优先考察:“从周遭人的角度来看,有『不足』的地方吗?”
因此,当别人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比起“如果接受那样的事,自己会变得疲惫不堪”的直觉;他们更在意别人的评价,反而担心:“如果就这样拒绝他,会不会被认为很冷漠?”、“如果就这样拒绝他,会不会被当成是没用的人?”等等事情。而这种想法,也会导致“过度努力”,使得内心疲惫不堪。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