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们常常把来访者分为以下三类,不同类型的来访者会采用不同的对待方式:
参观者:通常不是自愿来的,没有明确的想要解决的问题,没有改变的期望或改变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最好只对其作出鼓励与支持,对他到目前为止所采取的解决问题的尝试进行积极评价,除此之外既不进行治疗也不布置作业。
抱怨者:他们了解到问题的严重性,但应对方式以抱怨为主,往往只是期望别人会做出改变,比如配偶、孩子乃至咨询师,认为自己是无辜的旁观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首先会关注其情绪和情绪背后的需要,然后帮助来访者明确可行的咨询目标,会适时布置行为观察和思考的家庭作业,帮助他转变为真来访者。
真来访者:他们有明确想要解决的问题,并愿意为解决问题做出自己的努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会更多地了解来访者的故事,共同协商可行的目标,明确可能的改变方法。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应该都遇到过这三类人:有的人认为自己现在的生活一点问题都没有,是被迫着来“接受改造”,比如父母压着学生来寻求老师的教育知道,当事人心不甘情不愿,教育效果往往不好;有的人只是想通过抱怨来疏解自身情绪或寻求他人支持,他们并没有做好改变的准备,至少没有做好自己改变的准备,这个时候你提出的意见或建议,他们总能想出101种理由来反驳;有的人有着强烈的改变意愿,尝试了种种方法,但效果都不太理想,TA可能缺少了一些不同的思考问题视角,如果你恰好能够提供,或许就能带来有效的改变。
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到他想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时,不要急于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又说不出时,不要急于去启发他),当我们提供帮助时,或许应该先想想下我想提供的,能提供的,究竟是不是对方目前想要的,需要的呢?
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很想给出自己的意意见和建议,但从有效帮助对方的角度来看,或许我们更多满足的只是自己的需要。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