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月春季清明节前后,都有更多人需要心理咨询,这类心理咨询的时间通常会很集中。
这些人的问题大多是因为失去亲人之后,没有得到良好的处理所造成的,心理学上称之为创伤后应激心理障碍。
通俗地讲就是,未完成事件造成的心理创伤。下面先以一个例子来进行说明。
一个来访者
这位来访者是医学院四年级的学生。陪同她前来的表姐介绍,她母亲过世四个月了,可她还无法从失去亲人的痛苦中抽离出来。
一个原本活泼开朗的女孩,突然变成另外一副样子,整日里愁眉紧锁,沉默寡言,甚至连上课都无法专注,上个月还办了休学手续。
表姐离开后,留下我和来访者单独谈话。她情绪很低落,一直耷拉着头,但并不排斥跟我讲话,也不隐瞒什么。
谈话中我了解到,她母亲生病卧床多年(从她上初中时开始),一直在用药;她目前所学的正是药理学专业,只要是上课或读书,看到那些药物名称,她就会想起母亲,难过得不能自已。
不必说,亲人离世是生命中的一个重大失落,特别是死于突发意外,通常我们会不愿相信,无法接受,多半还会挨个地经历否定期、愤怒期、讨价还价期、沮丧期。
只有经历了这一系列的痛苦,才有可能真正接受亲人离世的事实。
在谈话过程中,坐我面前的这女孩一直泪流不止,就好似亲人刚刚离去一般。
这就十分奇怪了:一是,她母亲生病卧床多年,病逝算不上突发意外;二是,母亲过世四个月了,这么久的时间对于她情绪的修复也应该是足够了的。
那究竟为什么她长久地处在悲伤之中呢?难道是她没能与母亲进行最后的告别么?
未完成事件
来访者告诉我,母亲过世的时候她正在学校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家人为了不影响她学习,就把她母亲去世的消息瞒下了。
直到她考完所有科目,打电话回家才听到那个噩耗。那时母亲的骨灰也已入土了,根本没有机会告别。讲到这个“未完成事件”,她已泣不成声。
曾经有一个心理学试验:有人在地上铺了一张白纸,在上面画了一段圆弧,经过白纸的孩子会自然而然地拿起笔补上线段,让圆弧成为一个完整的圆。更令人惊奇的是:大猩猩也有这样的癖好。
看来人类天生就有将事情做完,让需求得到满足的倾向。然而,这又是一个达不到的理想状态,因而产生了生命中一个又一个未满足的需求,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未完成事件”。
需要强调的是,心理层面上的“未完成事件”是一种情结,非指日常生活中没有完成的事情。
过往生命中,那些“未完成的”“遗憾的”“不能释怀的”,能随着时间的流逝淡忘吗?
事实上,没有人能真正逃开心中的“未完成事件”,我们大多数人只是在刻意逃避,结果反被“未完成事件”控制。
对于内心的“未完成事件”,我们通常的应对办法就是压抑和转移。但不幸的是,这样的方式只会带来一连串的问题:比如疲劳、愤怒、紧张、各种身体疾病等。
执著于“未完成事件”的人,总是停留在过往的需求里,沉溺在过去的行为模式中,在“压抑”和“欲望”的交战中被卡在其中。
“未完成事件”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会形成一种心理情结,最终形成一个巨大的心理黑洞,吞噬个体的精神和身体健康。
面对我的这位有未完成事件创伤的来访者,我想我能做的就是,寻找可以使她继续成长的支持力量,促成情感表达,最终达到心理弥合。
在这过程中,更为多见的是,来访者会抵制改变,因为那些旧的模式和信念虽然令人痛苦,却可保护她免受更大的伤害――这对她而言,是熟悉、习惯和相对安全的。也正是此时,我需运用咨询技术来支持她。
空椅子对话
在来访者痛哭的当口,我在她面前放了一把椅子,我想借“空椅子技术”帮助她觉察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分析体验自己和母亲的情感,帮助她朝着统整、坦诚以及更富生命力的存在迈进。
摆放好椅子后,我在椅子上放了一个抱枕,对她讲,妈妈现在就坐在对面,她可以把想说而一直没有机会当面对妈妈说的话全部说出来。
她收拾下情绪,想好了词,就说开了。
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还用力捶打着抱枕,好像在控诉着妈妈的离去。一番惊涛骇浪过后,她渐渐平静下来,显得有些疲惫,但是明显松了一口气。
过了一会儿,她又喃喃自语起来,还拼命地用手指绞着自己的头发,拍打着自己的脑袋。这一次,更是声嘶力竭。
待她哭够了,我问她,是否愿意坐到妈妈的位置上去呢?她点点头。
她一坐到妈妈的位置上,就显得特别的平静。“她”满怀关爱地看着女儿,说些让她“好好学习”“好好生活”之类的话。
待她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我请她闭上眼睛,伸出双手来,去承接妈妈的爱,然后将那份爱揽入怀中,装进心里。
最后,我请她站到椅子上,扮演一个更高的力量。
她站在椅子上,一脸的淡定,一身的轻松,她微微地笑着,缓慢地开口,像是在对别人,也是在对自己说:“你们不曾分开过。”
墓碑的用途
说到空椅子技术,我想到墓碑的来历。
中国古代“墓而不坟”,只在地下掩埋,地表不树标志。这样,一两代或许还记得埋葬的位置,三代以后就记不清了,特别是经过迁徙、战乱便不知祖坟在何处。如何解决?人们想出许多办法。
一开始,人们在墓前插上木桩竹竿,系上纤维质的东西(纸或帛等),写明死者的生卒年月等信息,叫做“铭旌”。但它容易损坏,人们便另想了办法:用石园柱代替木园桩。
为了能在石园柱碑上多刻字,其形体演变为方形、长方形,并参照房屋建筑,在碑顶加上碑帽,饰刻动、植物或山水花纹,碑身刻上死者生平。
富贵人家的墓碑还讲究碑身多用花刚岩、大理石等上等石料,碑顶有死者雕像或在碑中心镶嵌死者的烧瓷像。
为不受风吹、雨淋、日晒等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常把碑表立于墓外,墓志铭埋于墓内。
至此,墓碑已由实用品逐渐转化为文化艺术品,其功能、形态、文饰也越发多样了,也就有了我们现如今所见到的墓碑。
古往今来,当人们思念亲人的时候,通常会来到墓碑跟前,说说内心的感受,仿佛墓碑就是那个在听故事的人。
值此清明节,我们不妨去祭拜在我们心中有特殊意义的人,我相信,这样一来,我们多半也能够变得更加清明。
已经去世的亲人虽然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但他们的影响仍然留在我们的心中。
已经逝去的故事也随时间而成为记忆,但给我们的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也可以两面皆有。
心理学有一个普遍的共识,那就是,已经过去的事情不可能发生改变,但是已经过去的事情对我们的影响却可以发生改变。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