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代人面临日渐复杂的心理状况,已不再视寻求专业人士的协助为畏途,但问题是,该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咨询渠道,我们才能安心地踏上这条漫漫长路…
精明、能干的32岁欣颖,是个杰出的工程师,结婚两年一直没有生小孩,与先生感情不错,看在外人眼里是个让人称羡的女性。但是,光鲜的外表下那不为人知的一面,是她长期为失眠所苦。
“我就是睡不着…”她无奈地说,“严重时常常睁眼到天亮,平常是明明很累了,可是躺到床上要经过好几小时才能入睡。最惨的是,睡不着时也没力气起床做别的事,只能在床上翻来复去。我吃过安眠药,有时有效,有时候没效,却让我担心会不会太依赖药物?不是说常吃安眠药不好吗?吃不吃安眠药,成为我睡前的一种挣扎。”
像欣颖这样的人其实不少,《时代杂志》曾报导引述过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与哈佛大学共同制作的“全球疾病负担”(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研究数据,预测2020年时,沮丧和忧郁将成为亚洲人头号的身心障碍,同时也将耗费无数医疗成本,比癌症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幸运的是,比起心理治疗不发达的地区或者视“心理(精神)有问题”为羞耻的时代,欣颖处于21世纪的中国,虽然心理咨询不若美国那么普及,但已足够处理她的问题。
“这样持续下去也不是办法,我鼓起勇气去找精神科医师。经过一些检测与治疗,我的状况依然时好时坏,医师判断我是身心症,亦即由心理问题引起的身体不适症状,建议将我转介至心理咨询师那里,我也同意了。”欣颖娓娓道来接受心理咨询的缘起。
精神科还是心理科?
由于精神心理失衡的原因实在太多了,甚至连医学界也难有定论,有些人不像欣颖需要心理咨询,而是靠精神科药物治愈。曾有躁郁症病史的茵茵当初发病时,十分确定自己得的就是躁郁症,因而直接选择精神科为求助对象。
“我很确定我得了躁郁症,有时会很沮丧,觉得自己什么也做不好,像个废物。有时又会很亢奋,睡不着,觉得天底下没有自己做不到的事。本来也不想看医生的,但一位知道我状况的好朋友非常坚持我一定要去看医生,只好让她陪着一起去了医院。”
随着信息越来越发达,许多精神症的名称像是忧郁症、躁郁症、强迫症、焦虑等等,几乎人人都能朗朗上口,也常常做自我诊断而坚持自己有什么问题。但是,能像茵茵那样对自己十分了解的人其实不多。
“那是一间大型的综合医院,我挂了身心门诊的号,在候诊室时,朋友不断叮咛我要详细地跟医师说我怎么了,我只是笑着说好,心想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就是拿药吃一段时间就会好了,书上不都是这么写的吗?”
从进入诊疗室到出来,茵茵大约只花了10分钟,朋友十分讶异,她以为看精神科都要看很久,连打发时间用的小说都带来了。
“我倒觉得松了一口气,因为我害怕内心深处的某些东西被揭出来,这种作风明快而干脆开药的医生,我觉得还不坏。”她坚强地说。
一开始吃药让茵茵每天昏昏沈沈的,但情况似乎渐有改善,从每周定期回诊到每隔两周拿一次药,“我有一种变好的感觉,躁郁症的症状逐渐缓解,直到有一天我终于不再需要仰赖药物而能正常生活。”现在的茵茵正常工作,也与男朋友感情融洽,实在看不出来她曾为内心时而抑郁时而亢奋所苦。
对茵茵来说,她恰巧找到了对的心理咨询方式,然而使用药物并非一切的万灵丹。咨询心理师宋宇提醒:“有些人会把忧郁、焦虑、恐慌等症状当作逃避现实的借口,其实他需要的不是精神科药物,而是心理咨询来找出真正问题,处理自身需要承担的责任。”
相辅相成的咨询网络
心理咨询帮助了欣颖,而茵茵靠精神科药物重回正常生活,同样是处理身心问题,这两者可说是相辅相成。
尤其就国内而言,因为医疗体制而言,精神科医师向来是大众心理或是精神障碍时求助的对象,心理咨询不若国外发达,心理师更是个模糊不清的角色。
根据国内的“心理师法”,心理师不能开药,只能进行谈话式的心理治疗。理论上一个疗程需要进行12次的咨询晤谈,每次约1个小时。“但是,偶尔也会依个案需求而有所调整,我通常会在第一次与个案接触时,请他决定要进行几次咨询,像订个契约一样,这样个案和我都知道“进度”,会达到比较好的咨询效果。”宋宇如此说。
为了能够达成最好的咨询效果,心理师与个案所订的这项“契约”必须被双方确实遵守,否则也无法培养信赖感。“因为我从事高科技产业工作,工时长,工作量又多,本来担心没有时间做心理咨询,但跟我的心理师初步商量后,我找到可以的时间,而且,就另外一种意义而言,每次就诊都准时来心理师这里,也算是强迫自己暂时从工作中抽离,转换心境。”欣颖说,“几次的心理咨商下来,我先从心理师那里学会了肌肉放松的技巧,身体的放松像是卸下了好几公斤重的盔甲,然后我开始与心理师展开对话。”
欣颖算是较单纯的例子,在某些状况下,由于心理师不能开药,所以需要精神科医师的配合,处理一些因为生理失调引起的精神疾病;反过来说,精神科医师若发现来看诊的病人,需要心理咨询则会转介给心理师来处理,毕竟,有时候药物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没有无法打开的结
“从停药到现在已过了5年,这其间偶有那种“糟了,好像要发作”的感觉,我会赶忙打电话找我的好朋友说说话,或是藉由练习瑜珈来和缓情绪。像我这样只拿药吃就好的例子,应该算是幸运的吧!”茵茵的精神科治疗对于她的躁郁症似乎非常有用,加上朋友的心理支持,以及自我从事一些可舒缓情绪的活动,生活似乎过得还不错。当然,一定也有没那么顺利的例子,茵茵一位从高中时就为忧郁症所苦的朋友,不但住过院,还需要心理治疗的帮助才较为好转,走了许多辛苦的路。
但最令人无法解开的心理之结,往往是连自己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像欣颖的失眠,经由心理咨询,她才逐步厘清了生命中的各项难题。
“做心理咨询最让我感到开心的是,终于有人专心倾听我说话了。这种被聆听、被关照的感觉,让我感觉很好。”她说,“心理咨询解开了我的一些结,当然还有其他内心的结需要被打开,我不知道怎样算是成功的心理咨询,但是,至少,我可以睡个好觉了。”
或许,过度期待能一次解决问题的完美心理咨询并不存在,重要的是,在看似路途迢迢的咨询历程中,我们可以诚实的面对自己,真正发现生命中的困难,然后与协助者共同寻求解决之道。(编注:本文案例并非其真实姓名)
精神科医师vs.咨询心理师,哪个适合你?
就目前国内现行的心理咨询制度而言,建议有困扰时两者都找比较好。但是:
1.如果你把自己当成“病人”,建议找精神科医师,寻求较迅速的症状解除。
2.如果你的目的是自我成长,建议找咨询心理师。
3.咨询心理师会缓慢地解除临床症状,精神科医师则比较迅速。例如:如果你明天有一场很重要的演讲,前一天晚上因为紧张而过度恐慌,这时候可以先找医师解缓生理症状,让你可以先上台再说。之后,再寻求心理师的帮助,让你以后面临同样的压力时,不再那么焦虑。
4.最重要的是:你可以对自己的状况做初步判断,决定寻求谁的帮助。但也无需想太多,应视你当下的即刻需要为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