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很小的时候开始表现出对外表的产生兴趣,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变得有必要。两岁的时候,他们可能会拒绝父母读某些书给她们听,因为封面上的卡通人物不够漂亮。父母会试图强调个性比外表更重要,谈论尽管人们有着不同的颜色、形状和身材,但内在都是一样的,都值得被爱。6岁时,某些儿童就开始说不喜欢自己的长相。
分析儿童心理
儿童对周边事物产生兴趣,他们喜欢大声问,一个男人如果不是女孩,为什么要扎马尾辫。父母表示担忧,儿童6岁时就对自己的外表做出负面评价。在正确的道路上,父母采取措施帮助儿童建立一个积极的自我形象。像“我不应该吃雪糕”或“我需要减几斤”这样的评论表达了对外表的不满的语言尽量少说。另一个考虑因素是儿童同龄人在说什么、做什么。
父母在谈《白雪公主》的时候,已经努力避免儿童公主文化,因为父母已经注意到儿童痴迷问题。但是随着儿童见识的增长,他们知道了存在迪斯尼公主。父母应该引导儿童淡化公主文化,避免对公主的痴迷。儿童产生对公主文化迷恋行为可能只是一个阶段,父母可以通过沙盘活动,矫正儿童心理健康。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解读沙盘游戏
沙盘游戏一般是心理老师带领下开展的活动。首先,儿童们根据抽签的序号决定游戏顺序。在老师讲述完规则后,每位儿童按照所抽到的数字依次从沙盘架上拿出自己喜欢的玩具放到沙盘上。经过了多轮的玩具摆放,一个丰富多彩的画面出现在了我们面前。
我们对一起所完成的作品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对于儿童在游戏过程中选择的玩具,有的儿童觉得这是自己向往的,但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比如美人鱼;有的则认为这代表着自己的态度,比如选择帆船,象征着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精神。
有的儿童觉得这表达了自己的实际生活,比如摆放了花草,房子,景观......活动最后儿童们都为这个沙盘作品起了名字,并对沙盘里的玩具做了些改变。每位儿童在活动当中都用心感受体会,乐在其中。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