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筠简介:
中国性学会青少年性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曾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所、世界政治所、苏联东欧所、社会学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曾任《国外社会学》主编。2000年12月从社会科学院退休,全力从事学术团体的社会工作。主要学术专长是家庭社会学与婚姻资询,现从事婚姻家庭社会学与妇女问题研究。
文:
我们知道,人的身体和大脑是与生俱来的。人的性潜能呢,同样也是与生俱来的。人之所以生来就带着“性”的天赋,当然首先是为了能够繁衍后代。但无可置疑的是,如果人类根本不愿享受性的快乐,那么繁衍后代的可能性也将大大减少。所以说,性的生殖功能和快乐功能是同时存在的。
从科学意义上说,“性”的含义很丰满。它既包含性别、性欲、性器官的活动,又涉及男女各自的性思维、性体验、对性知识的学习及习得的观念、性价值观、性的伦理道德取向,可说是人的一整套性文化。
总之,性既包含身体生理的层面,又包含社会和精神文化的层面;既指性意识,又指性行为和性关系。其中,身体的接触,性器官的活动,只是人类性表现的很小部分。
可是,在我国过去的封闭时代,由于性科学未得传授,人们对“性”的理解是很狭隘的。一提“性”,人们通常就会想到男女的“床上事”;可是,真正夫妻的性生活,人们却又羞于谈论。于是,“性”作为床上事的狭隘意义,也仅剩下其“邪恶”或“不齿”的方面了;人们以道貌岸然的态度去贬斥性,使“性”这个词语总是笼罩着某种耻辱的阴影。
这就是“谈性色变”的原因,也是性神秘、性压抑、性禁忌长期不得消除的原因。但另一方面,应当看到,近年来可以公开谈性之后,少数人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崇尚性自由,甚至鼓吹性放纵。社会中日趋蔓延的性疾病和性犯罪,其实与这种不良倾向有关。因此,从科学上了解人类的性是怎么回事,全面认识性的价值,就成为现代人的一种需求和权利了。
每个人的性发育都是从精卵结合的瞬间开始的。当精子和卵子结合时,未来的婴儿性别就由精子所携带的性染色体种类而决定了。前面已经谈到,精子的性染色体有两种,一种是X,一种是Y;而卵子的性染色体则永远是X。
带有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子结合(Y+X)即为男性,带有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子结合(X+X)即为女性。这是由于X+Y的受精卵和X+X的受精卵在发育过程中分泌的激素成分不同所致。
性染色体的主要功能,是赋予男女不同的生殖器官特征,使其生殖器官的标识与其性别相一致。在受精卵的细胞裂变中,产生一组特殊的细胞,其任务是通过制造雄性或雌性激素即性荷尔蒙来控制男女的生命特征。
男女生殖器官的功用之一便是生儿育女。现代医学对此做了彻底的研究并形成了专门的学科,如妇科学、产科学、泌尿科学;但对生殖器官的另一功能即性功能进行全面的科学研究,却是最近半个多世纪的事。
我们把人发挥性反应能力的系统称为性反应系统。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性和人权受到充分尊重,人们需要对性反应系统有更多的了解。继续否认人们正常的性思维与性活动显然是有害的。
实际上,女性的性能力伴随着生命的始终,生儿育女不过是其中的特殊阶段;男性的性能力也是一生都存在的,其生育能力也不像女性那样有明显的终止期。
一个人刚降生到世界上来,就被称做“男孩”或“女孩”,接着便是观察他(她)的身体形态和器官是否“健全”。如果一个婴儿的性别身份被弄错,那么日后就会出现许多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很难改变,甚至无法改变。性别身份被弄错的情况可能偶尔发生在婴儿出生时的生殖器官发育不明显,看起来既像男又像女。
在孩子出生后的头两年,父母和其他人常常对孩子的性别给予许多提示。例如给女孩穿粉红色的衣服,给男孩穿蓝色的衣服;把男孩赞为“大胖小子”,把女孩贬称“小毛丫头”,这一褒一贬对对孩子后来的性别意识都产生着影响。
许多研究结果都证明,母亲们是用大不相同的态度和方法对待襁褓中的男女婴儿或开始学步的男女孩子的。父母可能给性别不同的婴幼儿买不同的玩具并教他们做不同的游戏,从而使孩子知晓自己的性别身份和角色。
当孩子学步时,父母对男孩和女孩表现出不同的教育态度,说不同的话。例如,男孩摔倒了,父母鼓励他自己爬起来,继续往前走,而女孩摔倒时则被抱起来哄一哄。这一切,都是在提示男孩属于男性,女孩属于女性,于是,男孩或女孩到两三岁时就能准确无误地道出他(她)们自己的性别身份来,对别人说“我是男的”或“我是女的”。
女孩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呢?男孩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呢?——这就涉及到性别角色的学习了。这种学习与认知贯穿于整个儿童时代,直到青春期。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她)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什么样的行为才被成年人认为是适合于女孩或男孩的。
在我国过去的封建时代,由于男尊女卑的观念和“男主外、女主内”的角色模式占统治地位,男孩公开对学习做饭之类的家务事表现出轻视与拒绝态度,他理直气壮地宣称:“那是女孩子的事!”可是,在新中国建立后的若干年里,妇女参加工作,社会上大张旗鼓宣扬男女平等,夫妻共同分担家务,于是就有了男人做饭洗衣的行动,传统僵化的角色模式从此有了改变。
小男孩看见他爸爸做家务,也就不再像上一代的男孩那样视家务为“女人的活计”了。我们看到,解放后成长起来的城市男人,大多会干些家务事,并且还可能对做饭、收拾屋子之类的事感兴趣呢。如今有些城市家庭,丈夫做家务甚至比妻子还多些。
这就证明,性别角色模式是后天习得的,是完全可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的。也就是说,先天的性染色体只能决定男女的生物性别及其不同的生殖器官特征,但并不决定他们对“男子气”或“女人味”的看法;对自己作为男人或女人的种种认识、感觉或体验,基本上是后天的成长过程中学习得来的,家长及周围人们的观念和态度,对这一学习过程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而今天,电视、书刊、网络等大众媒介所传播的男女性别角色形象和行为方式,对学习过程的影响更加难以估量。认识男女角色行为形成的社会与文化因素,消除“生物决定论”的误解,是非常重要的。
陈一筠《家庭教育和婚恋系列专业课》招生啦!(点击详细了解)
旨在传授陈教授几十年的研究与教育实践成果,通过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深度解读、分析真实案例,回答社会大众在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问题以及澄清父母在孩子教育理念与方法上存在的误区,让更多从事婚恋服务与心理咨询相关行业的优秀人才提升自身知识体系及专业技能。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