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心理咨询
华南心理教育服务领航品牌
专业 · 权威 · 创新
官方
网站
华南心理教育服务领航品牌
专业 · 权威 · 创新

-你是否在与他人采访中常常考虑对方的感受,而忽略自己的感受?
-你是否在周围人聊得火热时却插不进一句嘴而感到尴尬?
-你是否尽可能避免所有聚会,总担心自己的行为会引起尴尬?
-你是否跟陌生人打电话不说自己的名字,而是说关系,觉得别人记不记得自己不重要?
-你是否明明已经很愤怒,却仍然不敢与人当场翻脸?
-当他人对你的评价有偏颇时,你是否会感到十分愤怒?
 
其实,这都是自卑的一系列表现。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了“自卑情节”
 
自卑情结主要是在个体面临陌生的情境时,产生低的自我价值感,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去解决问题,并伴有着无助、缺乏安全感。
 
诸多心理学家曾说自卑感是普遍的。

 

正如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这本书中写到的:每个人都有能力去超越自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克服自卑,实现自我价值
 

 

自卑情节是如何产生的?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主要来源于这三个方面:

 

 
成长时期的缺失
 
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一个人终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童年时代就已形成的性格。”在童年期间经历的不愉快经历会影响个体之后的性格。
 
例如:在学校遭受过校园暴力、因为体重偏胖,受到同学的嘲笑、老师的过度批评等等这些经历都会在我们心中留下阴影,以至于成年后极度不自信。

 

 

 

 
教养方式的影响
 

如果父母时常给孩子积极的无条件正向关注,孩子并且能在成长中回应父母,此时亲子关系容易形成安全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有利于子女安全感、心理健康等各方面的发展

 

 

而如果是权威控制型的父母常常用命令的口气与子女说话,长期以往,子女对生活感到难以控制,渐渐的缺乏独立自主,变得懦弱、不自信、自卑。

 

 

 
自我认知偏差
 
那些过度自卑的人常常对自我认知存在偏差,他们觉得自己能力低,常常习惯否定自己,他们有着过低的自我价值感。
 
而每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本能让他们逃避、难以正面解决问题。在人际交往方面,他们渴望他人的认可却又害怕他人伤害自己,于是逃避社交,独来独往,活在自己的世界之中。

 

同时为了掩饰他们的内心深处的自卑与不安,他们采取自我防御的心理机制,做出高傲冷淡的样子。
 
自卑者还会过度高估自己的被关注度,总认为自己的缺点正暴露在所有人的眼光之中。比如:和他人谈话时,认为别人一直盯着他脸上的痘痘,并在心里嘲笑他。
 
 
整日逃避现实、自惭形秽是痛苦的。很多时候,反倒是那些“死不要脸”的人过得潇洒且自在。具体而言,如何才能从极度自卑变得“死不要脸”呢?

 

 
通过补偿方式扬长避短
自卑,在心理学上是一种主观评价性心理状态。
 
换句话说“自卑”和“自己没能力”完全是两码事
 
生活中,自卑者最常见的行为就是用别人的长处比自己的短处,他们清楚自己的弱点在哪里,并且无限度放大自己的缺陷,反复折磨自己。

 

 

但是,当我们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自身长处时,就能够促使你在某个领域上有超常的发展,心理学上我们称之为“代偿作用”,即个体通过补偿的方式来扬长避短,将自卑感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理性对待他人的评价
自卑的本质是对“自我”的不接受,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教育大师阿德勒在著作《自卑与超越》中提出“所有失败者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缺乏从属感和社会兴趣。

 

 

有些脸皮较薄的人,对待某些事情的时候,虽然不是特别害怕,但内心多多少少会出现恐惧。在平常,他们也会更加注重他人的评价,听到不好的言论,会长时间进行自我暗示。
 
这时候,你最需要做的便是理性对待他人的评价,必定要为自己打开一扇窗,找到自己擅长的能力,给自己乐观的自我意识,让自己脸皮变厚。

 

 
积极的自我暗示
自体心理学的鼻祖科胡特在其著作《精神分析治愈之道》中写到,“每个人本质上都是自恋的。”
 
自卑者可以通过不断地给自己积极的自我暗示,来证明自己的正向能力。倘若社会上的包容度不够,那么,积极的自我暗示便显得至关重要。
 
请一定要相信——无论你曾遭受过什么痛苦和折磨,成长环境多么恶劣,父母多么不理性,你都应该坚定地相信:我能够通过努力改变我自己。

 

长期进行自我暗示,告诉自己不要太在意别人的想法,鼓励自己按照意愿行动,时间久了你会发现,你正在向一个“不要脸”的人转变。

 

 

 

生而为人,纵使有众多痛苦,我们能够做的是产生积极的连接,激励自己,不断努力。万物皆有裂痕,但那是光进来的地方。
 
为本专业心理咨询服务,是温暖你心灵的那一缕阳光
 
服务热线:159-1443-8914

点赞(9)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