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的《祝福》里有一个经典片段:祥林嫂在自己的孩子被狼叼走以后,见人就反复唠叨一句话“我让阿毛在门槛上剥豆,阿毛是很听话的孩子……”。除了这句话,其他的事儿估计她都记不得了,她关闭了自己的想法。不知道你有没有经历过这种体验:在某些时刻,他人一句善意的提醒,可我们听起来却觉得分外刺耳,觉得对方别有深意。但是不是其实这些提醒有一定的客观性?只是我们不愿意看见现实。
总有些事会让人感到猝不及防,外部现实也会随时威胁到自我的稳定。人们无法始终保持面对现实。因为有些时候,现实充满了痛楚。我们或多或少,都需要在一些时刻与现实隔离开来,而这种机制就叫做“自我防御机制”。
自我防御机制这一概念最早由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指人们在面对挫折和焦虑时启动的自我保护机制,它主要通过对现实的歪曲来维持心理平衡。后来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对此理论进行了系统化的研究。她在1936年的著作《自我与防卫机制》中深入的阐释一个核心观点:我们有保护自我的本能,我们通过各种防御机制保护“自我”,也就是我们所接受的自己的形象。下方短片生动的介绍了安娜提出的10种主要自我防御机制。她声称,多数人每天至少使用五次防御机制而毫不知情。
各种不同的防御机制好比一个连续谱。一端是最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如否认、幻想和投射;另一端是成熟的防御机制,如利他、升华、幽默。下面这个表格列出了一些常见的防御机制,从上往下依次是从最不成熟到最成熟来排序的。
这些自我防御机制是天性的使然,一方面为了维护我们的心理平衡,另一方面,过度启用,也会带来不少困扰。例如,阻碍我们事业的发展,令他人感到厌烦,还伤害关心我们的人等等。因此,我们要指出,防御机制的确可以暂缓人们内心的冲突和焦虑,但却并未提供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人们“赖上”防御机制,一直躲在它的庇护之下,长此以往,人们就会拒绝看到现实,形成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
研究证明,一个人经常使用不成熟的防御机制(例如:否认、投射、幻想),对人格发展有负面影响。除去一些特殊情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需要成熟的防御机制。不同的自我防御机制,给人造成的影响也不尽相同。选择更成熟、更能适应现实的防御方式,是每个成年人都必须要习得的。
我们要关注和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还要对一些可能是防御的“假情绪”保留怀疑的态度——比如你以为自己是在表达愤怒,其实可能是正感到伤心。 如果人们只是简单地压抑一些无法排解的不愉快的情绪,那么被阻碍的情绪还会卷土重来,支配并击垮我们。
不好的防御,或许也能带来短暂的宽慰,但我们却可能要为此支付长久的代价。因此,人们需要一些能在当下不能完全消灭痛苦,却可以更好地处理现实问题的防御机制。
人把你陷入与世隔绝的防御机制,一定不如让你走向求助、和他人形成联结的防御机制。相对来说,预期、幽默和升华,是成熟的、容易带来更多好的影响的防御机制。-积极准备以降低焦虑和恐惧
-以幽默的视角看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麻烦
-通过艺术创作或者寻求意义,来处理负面经历和感受
这些都是不需要让人们与现实隔绝,又能降低痛苦感,还能有长期效果的成熟防御机制。
尽管我们有时候需要与现实隔离,但总的来说,面对现实是健康的自我所必须的。面对自我的缺陷和现实的不足令人非常痛苦。但是,当一个人承认与接纳现实,就意味着他能够做出对策性的行动。不要让你的自我防御机制,遮盖住你成长的机会。
倾听你内心深处的声音,接纳最真实的自己,首先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才能以友爱、宽容、真诚的态度与外界相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