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之间打架、发生肢体冲突是常有的事,很多父母对此不以为然,总是本着“好孩子不能打架,打架不是好孩子的教育原则”,教孩子不要打架,大不了不和别人玩。这是正确的教育方式吗?如果你的孩子总是被别人欺负,作为父母,你肯定会很生气。那么,你到底该不该教孩子在受人欺负时进行正当防卫呢?
正当防卫属于法律范畴,是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一定限度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因此,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之间不存在正当防卫。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对的。
儿童心理教育:孩子之间的正当防卫与法律意义上的正当防卫不同,它无非是指孩子在受到别人欺负时勇敢地回击。对于10-16岁的孩子而言,只要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未超过必要限度,正当防卫原则同样适用。因此,给孩子树立正当防卫的意识是有必要的。否则,孩子在受到欺凌时,只能任人宰割。
12岁的文文又被同龄人打哭了。见状,文文妈妈赶紧安慰儿子。
文文爸爸急了说:“怎么每次都挨打呀?文文,爸爸告诉你,如果以后还有人打你,你就还手打回去,使劲地打,这样下次他才不敢欺负你。”
文文妈妈急忙说:“哪有你这样教孩子的?打人是不对的!你还教他打人!”
文文爸爸反驳道;“主动打别人是不对,但当别人欺负你的时候,必须进行自我保护,这叫正当防卫。如果我们总是教孩子不要还手,孩子就会像今天一样,总是受别人欺负!”
文文妈妈一听,愣了一下,心想:“是呀,每次我都告诉文文不要打架,不能打人,要是别人打你,你就别和他玩了。仔细想想,这样才会教出胆小懦弱的孩子!”
某脱口秀主持人曾经讲过这样一件事:
有一次,她带孩子去超市。孩子进了超市,就跑到玩具柜台,可没一会儿,就哭着回来了,说是被同龄小孩扇了一巴掌。这位主持人并没有表现出愤怒,也没有表现得很心疼孩子,而是义正词严地问孩子:“他打你了,你有没有打回去?”
听到这儿,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这样的做法不太合理。作为一个公众人物,而且在大庭广众之下,居然这样教育孩子,不太妥当。可育儿专家却认为,这种教育方法没有错。
首先,撇开这种教育会不会导致孩子形成暴力行为的问题,家长让孩子在被欺负时直接动手还回去是很有必要的。因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会影响孩子一生。如果孩子每次被欺负时,父母都告诉孩子:不能打人,打人是不对的,孩子有委屈只能往肚子里咽,或趴在爸爸妈妈怀里哭。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依赖父母的保护,而不懂得保护自己。
更可怕的是,孩子一次两次被人欺负,都不还手,以后还会继续受到欺负。试问,父母总不能每次都出面帮孩子摆平,或每次都抱着孩子、安慰孩子吧?这样下去,孩子的性格势必会越来越软弱。所以,教孩子在受人欺负时,勇敢地回击,是很有必要的。
1.告诉孩子:反击要看对象
面对人高马大、三五成群的对手,孩子一个人势单力薄,也要去反击吗?恐怕孩子的反击只会激怒对方,让自己受到更严重的伤害。因此,家长应该告诉孩子:反击要看对象,如果对方是一个人,你也是一个人,而且你有信心战胜对方,或你们势均力敌,那你就勇敢地反击。如果对方体形上、力量上比你强很多,或人多势众,那你最好不要硬来。你可以说些好话缓和一下气氛,找机会脱身,事后报告给老师,告诉父母或报警。
2.教孩子掌握反击的力度
孩子被人扇了一巴掌,你却教孩子抄根棍子或捡块石头去反击,这显然是防卫过当了。这样很容易造成孩子产生暴力倾向,对孩子的性格发展是不利的。而且过度防卫,很容易造成他人受伤,甚至可能会使对方丧命,这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家长一定要教孩子掌握反击的力度。
儿子磊磊读六年级时,一天傍晚,一个孩子被他的父亲带着找上门来。
那个孩子的头上包着白纱布,说是被磊磊扔石头砸伤的。
磊磊的爸爸杨先生立刻把磊磊叫来问明情况,磊磊说:“是他先扇我脸的,我才用石头砸他的!”
对方家长说:“不管怎么说,我儿子都是被你儿子打伤的,你必须赔礼道歉!”结果,杨先生为了平息这件事,向对方赔礼道歉,并赔偿了医药费。
对方家长走后,杨先生对磊磊说:“你受到欺负时,懂得用行动择卫自己的权益,这是正当的。但人家打你一巴掌,你却用石头砸他头,这样就属防卫过当了。爸爸建议你,下次别人欺负你时,你要控制好反击力度,防止自己受到伤害就可以了,不要过度,以免给别人造成人身伤害。”
教孩子掌握合理的反击力度,才叫正当防卫。如果孩子防卫过当,危害了别人的生命、健康安全,作为孩子的父母,肯定要承担赔偿责任的。因此,别忘了提醒孩子,反击要有限度,以不给对方身体造成伤害为前提,以免孩子间的小矛盾演变成刑事案件。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