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心理咨询
华南心理教育服务领航品牌
专业 · 权威 · 创新
官方
网站
华南心理教育服务领航品牌
专业 · 权威 · 创新

  想写这个题目已经有段时间了,但一直未动笔。及至昨天下午,一位同行说,他在国内著名心理平台上一直做不好,这是为什么?

  我不由得思考,心理咨询做得好与不好的标准是什么?如何评判?以接访的数量、来访者好评的数量而论吗?

  是什么让我鼓起勇气要说道此事呢?就在于绝大多数人的沉默。我不能再沉默下去了。

  心理咨询平台如此定下规矩,合理吗?如果有不合理之处,为什么没有人指出来、讨论甚至批评?

  难道咨询师们也都是一只只被既有模式俘获的小鸟,只关注自己鸟笼里的食物(的多少),全然不顾那天空中的阴霾?

  显然,我所说的“淘宝式”评价——国人对此模式是熟悉的,它最早起源于淘宝上买家对卖家所售产品及服务的评价机制。

  可以说,在一个平台的初始发展阶段,曾起过很大的积极作用,它迫使商家或卖家注重产品和服务质量,以免被差评。

  然而,后来发生了变化,刷好评、恶意差评等现象开始如蛀虫一般繁殖,致使人们不敢完全相信那好评最高或较高的卖家了,也使得淘宝的生态机制发生了变化。

  现在我们来说心理咨询行业。

  首先,它确实是一种消费,由消费者(咨客)购买咨询师的服务。咨客确实会有是否舒服、是否满意等感觉,这与普通的消费无甚差异。

  其次,它又是一种特殊的消费,是一种学习型消费和成长型消费,咨询师所提供的服务质量如何,又不能完全依照消费者的感觉来评判。

  比如一场音乐会,外行之人便难以妄下评论。而心理咨询与艺术表演又有不同,它的互动性更强。

  助人作为一种有风险的活动具有相互合作性质。助人者和当事人都有他们各自要做的工作。如果任何一方拒绝或不好好玩这场‘游戏’,这件担风险的事就会失败。

  因此,心理咨询的结果“既取决于助人者的能力与动力,也取决于当事人的能力与动力,还取决于双方相互作用的质量,以及双方都无法控制的大量的环境因素。”

  如此复杂的一项创造性活动,又岂能单以来访者的主观感觉来评论是非、高下或优劣?

  心理咨询,常常触及来访者的心灵深处以至痛处。咨询师要经常对来访者设下界线(这正是咨询师“爱”的一种表现),这可能会令后者不舒服。

  咨访关系从本质上要求咨询师与来访者更加需要面对真实。而说真话、面对真相,有时是令人不舒服的。

  而一旦来访者的评价会显示在网页上,这就像是给咨询师上了一道“紧箍咒”——没有哪个咨询师会愿意收到差评。这样的机制可能会影响咨询过程的真实性和专业性。

  咨询师可能会有意做一些令来访者舒服、愉快的行为,然而,这不是一种最真实的关系。咨询师开始有了被评价绑架的风险。

  这就好比一对为了维护和平而小心翼翼的夫妻,其关系并不如另一对能够坦率地表达彼此的不满、建设性地面对和处理冲突的夫妻那样真实。

  以上所述并不是要完全否定来访者评价的参考价值,但是它或许只能占到30%-40%,很多时候,咨询师的服务质量如何是需要等时间的沉淀才能渐渐明晰的。

  有时咨询师所做的、对来访者有益的事情,可能要数月、数年之后才显现出来,被来访者领悟。

  这里举个海灵格(德国享有盛名的心理治疗师,家庭系统排列的创始人)的例子。

  “男性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女性服务。”在一位男士因妻子将要重返学校,可能没有太多时间陪伴他的时候,海灵格对他这么说。

  “你要知道,当女人跟从男人的时候,实际上,大多数家庭运作得会更好。”在一位女士因为丈夫调动,自己必须改变工作而感到愤愤不平的时候,海灵格对她这么说。

  他们两个都勃然大怒。那个男士深信海灵格是一个女权主义者,而女士则认为他是个大男子主义者。他们都要花一些时间,才能领悟到海灵格话中的寓意。

  还在于它可能会误导其他消费者。

  后续的来访者常常追随前人的评价来帮助自己做选择,殊不知,这本身就是一种有些盲目的从众行为:把自己的判断建立在别人判断的基础上。

  事实上,别人说好的未必真的好,即使真的好,也未必完全适合你,所以,还是自己去小心辨别才是。

  在《少有人走的路》一书的“后记”中,作者(美国杰出的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说:

  不少寻求心理治疗的读者都问我,如何选择理想的心理医生?如何确认对方是否有资格进行治疗?

  我的第一个建议是,选择医生务必慎重,这是你毕生最重要的选择之一。……选择正确,会给你带来大笔‘心灵红利’;倘若万一选错,即使你表面上没有受到多少伤害,但你浪费的是宝贵的金钱、时间和精力。

  在精挑细选的同时,你也要信任自己的感受与直觉。通常,和心理医生交谈过一次,你就可以知道对方是否适合你。

  心理医生的能力,和他们持有的证书几乎毫无关系。爱心、勇气和智慧都不能从文凭上显示出来。

  就心理治疗的质量而言,有些专业心理医生未必比一般的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或者教会牧师更加出色,甚至可能不及后者。而我认识的两位最优秀的心理医生,甚至都没有大学毕业。

  当一位咨询师被预约的次数达到一个异乎寻常的数量时,在我看来,这本身便值得怀疑。因为人的精力、能量是有限的,当咨询数量超过一定的范围,其服务质量难免受到影响。

  所以,在国内一些的心理平台上,皆有“不可预约”这样的设置。

  是的,这不是一个“以数量论英雄”的行业,而应是一个倡导从业者自律的行业。这里的自律包括对自己接访数量的自我约束。

  就我个人有限的咨询来看,我从来没有就作出评价对客户提醒过。有一次,一位咨客在做完咨询后,忘记了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因而无法再次登录进去,她带着歉疚之情告诉我。

  我认为,在咨询结束后,如果对用户做出提醒(希望他对自己的咨询做出评价),便是超出了咨询本身,是对来访者生活的打扰。即使你做得好,他也可以不去评价,这属于消费者的个人习惯。不是吗?

点赞(3)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