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七岁前是大脑发展感觉统合的黄金时期,触觉、味觉、听觉、视觉、前庭觉、本体觉等各种从环境与身体内外部而来的感觉刺激,不断地透过各肢体输入并传达到脑中,脑部在好好地分辨之后下达命令让孩子做出合宜的行为来调节环境中的变化。
感觉刺激输入后,脑部是否能好好地区辨、调节?是否能正确地让身体作出反应?都是感觉统合的过程,只要有一个环节有状况,都会影响孩子的表现。感觉统合乍听之下似乎很难理解,但我们可以把它想像成“神经的敏感程度”,举例来说,若对于触觉很敏感的话,就会害怕触碰他人、物品、布料材质等;若不敏感的话,就常常会受伤了而不自知。然而有些孩子的神经会在敏感与不敏感之间跳动传换,其行为常会让身旁的人摸不着头绪,不知道如何与之相处。
神经比较敏感的孩子,通常很难乖乖地待在一个地方,可能会动来动去或想要变换位置,若他们在上课的教室或不适合乱动的场合,就容易被大人提醒、要求或指责,希望孩子可以忍耐或听话,其实因为他们就是觉得不舒服才会坐立难安;不敏感的孩子对环境刺激较无反应,看起来安静乖巧反而没事,但这两种孩子都是需要大人协助,才能好好地度过生活及成长。
职能治疗师有时会使用感觉统合理论观察孩子的行为来推论他们大脑与身心的发展状况,因为临床观察与推理的能力被训练很好,加上经验的累积便可更准确地判断孩子的状况,但其他大人并非此专业,所以未必能按照行为对待而造成或大或小的摩擦和不愉快。
建议大人们遇到孩子有状况时,第一时间先停下来想一想、看一看,问一问孩子怎么想?为什么要这么做的原因?别急着说教、指正、提醒、压抑他们的行为或责备他们的内心为何无法忍耐?这么一来,不但有利于后续处理的结果,还能让孩子间接从大人这边学习到情绪控制,并且在他们未来有事情也会更加愿意告诉大人而不是闷在心里。尤其是神经敏感的孩子,更加需要随着每个当下来调整对待方式,这并非没有原则喔!有些事情是要锻炼意志力、耐心与恒心,有些事情则是要看状况处理。
就像是怕热的人在天气炎热的状态下,并不是要求他站在太阳底下忍耐,而是要引导他去阴凉的地方避暑、洗一下冷水或拿纸搧风、喝水降温调节,使身体舒服、在好的状态才能继续做该做的事,之后有机会再慢慢地一步一步地教导他遇到这样的情形时自己该如何应变及治理,若只是要求继续忍耐就可能会中暑或引发更多问题。
就像孩子在家无法安静坐好写功课,主要目的是早点把功课完成,那就别把力气花在纠正孩子的姿势,而是帮助他调整环境达成目标,但常见的是家长用尽办法让孩子去写功课,却没有了解到为何孩子无法好好完成并帮助他调整身心、环境。
感觉统合是了解孩子的方法之一,使用神经敏感的说法也能让大人较容易理解,其实不论是否有感统问题的大人或小孩,都适用于这个原则。看着主要目的,达成目标才是核心,弹性地根据不同状况来应变,若某一种方式行不通时记得换个方法试试看吧!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