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朋友聚会,一个朋友甩出一个视频,说请我跟大家聊聊感受。我一看,是综艺节目《极限挑战》里的一期内容,主题是:知识改变命运,说的是“起跑线”。
节目组来到上海市崇明中学,让学校高三的100名学生们在操场上站成一排,开始一场赛跑。
当同学们踏着激昂的音乐进场,整整齐齐地站好准备起跑时,节目组却告诉他们,现在脚下的并不是真正的起跑线。
真正的起跑线跟六个问题有关。每符合一个问题的同学,就可以往前走六步。
问题是什么呢?
第一问,你的父母都接受过大学以上教育吗?
第二问,你的父母是否为你请过一对一家教?
第三问,你的父母是否让你持续学习功课外的一门特长且目前还保持一定水准?
第四问,你的父母是否让你拥有过一次出国旅行?
第五问,你的父母是否承诺过你出国留学?
第六问,从小到大你是不是父母心中的骄傲,他们是否一直在亲朋面前夸奖你?
100名学生,在回答完这6个问题之后,有的人站在了36步之外,有的人还在原地。而每个学生所在的地方,就是Ta的起跑线。
六个问题问完,原本整齐划一的队伍,竟然稀稀拉拉地拉开了好一大截。
正当孩子们面面相觑之时,喇叭里传来了一段发人深省的话:你们之所以站在这条线上,跟你们自身的努力,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那超越同龄人的起点,是父母为他们创造的优势。
此时,发令枪响,节目组让孩子们准备赛跑,奔向终点,只有前二十名才可以得到奖品。
人生的赛跑,岂不是和这个游戏有点类似?
每个人的起跑线,从来都不一样,而你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1-
家庭教育,决定了每个人的起跑线
看完视频,或多或少,会有人疑惑:那六个问题,真能决定孩子的起跑线吗?
有过出国旅行的经历,父母承诺以后送出国留学,接受过一对一的家教,就能保证我们的孩子比别人优秀很多?
其实在《极限挑战》里的赛跑之前,网上早就广泛流传过国外的一个视频《特权启示录》,形式和它一样。
视频中一群不同种族的孩子参加跑步比赛,获胜者可以得到100美元的奖励。但在比赛前,主持人宣布了游戏规则:“如果你符合我下面说的这些条件,请你向前走两步,如果不符合,请留在原地。”
同样是向年轻人提问,同样是符合条件的可以获得特权往前走,尽管问题不尽相同,但都在残忍地说明一点:这就是一个拼爹拼妈的时代。
但不是比拼谁的父母有钱,谁的父母有地位,如果这样比拼,你的孩子,和首富的孩子,压根就不在一个跑道上。
但如果说像马云或王健林的孩子就是那些享有额外特权的人,他们是距离奖励最近的人,我们的孩子虽落后于他们,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一个安定的成长环境”“一个教育的机会”“一个正能量的榜样”,增加孩子起跑线上的特权。
如果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我们的孩子通过努力,一样能优先到达终点。
但是如果你对孩子什么都不做,那孩子只有靠自己双倍甚至几十倍的努力逆袭。
如果输了,只能怪我们给孩子的特权太少。
-2-
你以为教育是在拼孩子,其实是在拼父母
每个孩子出生后都有相同的资源——父母。
但随着家庭环境不同、所受的关爱不同、成长资源不同等等,孩子在赛道中的距离逐渐被拉开。
有段话说的特别真实:整天看电视的父母,孩子会背台词;玩麻将的父母,孩子知道什么是胡牌;懂得为人处事的父母,孩子也会有高情商!
想要培养出“别人家的孩子”,你首先要成为“别人家的父母”。
孩子的成长,绕不过父母的成长,不管你成功或失败,父母的整个人生,都会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去。
有一位多年好友,在她身上,我清晰地看到,她用自身的成长,激励儿子成长的故事。
她曾经是一名老师,但几年前,她选择辞职,改行从事喜欢的服装行业,目标是成立自己的工作室。
那一年,她儿子中考,成绩不理想,没有进入所谓的重点高中。
身为老师的她,十分沮丧,教了别人家的孩子那么多年,自己的孩子却和理想高中失之交臂,情何以堪?
但她很快进行了反思,她认为,儿子的问题,或许出在她这个母亲身上。
多年来,她内心深处追求稳定、追求安逸的惰性,或许无形之中影响了儿子的学习状态:明明有能力,却就是不努力。
于是,她没有像其他母亲那样去批评儿子、责骂儿子,而是选择心平气和地儿子进行了一番长谈。
最后她和孩子约定:“未来三年,妈妈和你一起努力。你努力学习,争取考上你喜欢的大学、喜欢的专业。妈妈努力创业,争取拥有自己的工作室。”儿子愉快地同意了这个约定。
儿子读高中的三年,也正是她创业最艰辛的三年。多少个夜晚,她在左边房间忙碌做设计,儿子在右边书房挑灯夜战。
她曾怀疑自我,是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孩子高中,她却努力创业。但是这种怀疑,在她三年后烟消云散。
那天,以优秀成绩考入心仪大学的儿子,参加了她工作室的开业典礼,自豪地说:“我为我的妈妈感到自豪!她身上那股不服输的拼劲,是对我最好的激励和鞭策。”
她说,那一刻,是她生命中的高光时刻,比任何事都让她开心。
关注自身成长,让自己充实、快乐地提升,比一味的只要求孩子成长,有效得多。
-3-
做父母不能放弃成长
数据显示,国内68%的家长对孩子教育感到“比较焦虑”和“非常焦虑”。
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对教育,缺乏一个持久而深入的理解,但,孩子的奋斗,需要你们的规划和指点。
没有谁天生懂得如何做父母,与其焦虑,不如学习。因为人生就是一次单程旅行,孩子的成长不可逆。
很多家长的焦虑,是因为他们一直在间歇性地关注孩子,孩子有问题,就关注多一些,没有明显的问题,便关注得少。
今天突然意识到陪伴不够,就赶紧管一下,明天又看到孩子其他不如意的地方,就开始忧虑孩子十年后的高考,十五年后的婚姻,以及二十年后的事业…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缺乏宏观的掌控,对于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得够不够,自己心里根本没底。
而当你觉得孩子的哪些“问题”已经成为你的困扰时,你需要的,不是自我批判: “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也不是攻击孩子:“我说了这么多遍你怎么还不改!”而是意识到,孩子的问题超出了你的能力范围,你需要的是提升自己。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终身学习是现代父母必备的教育理念,父母终身学习,才能与孩子一起成长。
父母成长的第一步,就是在觉察到自己的无力感后,意识到自己需要成长。
父母的成长,最重要的是给自己定个目标: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要成为情绪稳定的人,我要成为懂教育规律的人,哪怕是,我要成为对别人有帮助的人,我要成为爱学习的人。
有这样一个目标,我们自然能生出许多动力和智慧,去成为这样的人。
最怕的就是,父母自己从来不考虑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去考虑孩子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的父母是没有能力指导孩子的人生的,因为他自己的人生就很局限。
-4-
子女终将长成父母那样的人
所谓大道至简,世间看似最复杂的问题,往往有着最直接最简单的答案。
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请你先做“那样的人”。
比如,希望孩子爱阅读,父母首先要爱看书;希望孩子懂礼貌,父母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品格;希望孩子对万事万物保持好奇心,父母首先要有一颗好奇心……
如果父母愿意和孩子一起成长,愿意成为更好的自己,一定会找到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和机会。从生活点滴中, 给孩子树立榜样。
这些榜样的力量,不用花费什么金钱,但对孩子而言,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比如:
一、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
父母要热爱读书,在家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或是每周带孩子去一次图书馆,或是安排一个固定的时间段每天和孩子一起阅读等等,这些,都有利于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也有利于父母自身的学习提升。
二、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父母要有健康的作息规律,爱整洁,物品用完回归原处,做事有计划有条理,做到这些,孩子也会有样学样,形成良好的习惯,受益一生。
三、保持良好品格。
父母要诚实守信,宽容大度,不随意评价别人,注重自身的情绪管理,不随意乱发脾气等等。做到这些,孩子才会拥有良好的品质、健康完整的人格。
四、遵守社会秩序。
父母要遵守社会公德,不逃票、不随意穿马路,公众场所不大声喧哗、注意自己的言行可能会对别人造成的不便,做到这些,孩子也会形成规则意识,懂得约束自己的言行,成为有责任感的人。
诸如此类,等等。
孩子的起点,是父母的肩膀,教育孩子的王道,是执着地栽培自己。
所以,我敬重那些勤奋好学、不放弃自我成长的父母。
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请你也奔跑起来吧,让你的孩子,一直都有伞,让你的孩子,在人生的起点上能多几步优势。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