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心理咨询
华南心理教育服务领航品牌
专业 · 权威 · 创新
官方
网站
华南心理教育服务领航品牌
专业 · 权威 · 创新

你害怕被人恨吗?宁愿别人不喜欢我,我也要喜欢自己。为什么我们不问问自己,你喜欢你自己吗?

 

01. 被“好孩子”支配的童年

 

父母常对孩子说的一句话就是“好孩子”。做对了就会被表扬:“多好的孩子啊”,做错了也会被诟病:“要做个好孩子。”家长希望树立“好孩子”的标杆,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鼓励孩子更好地融入集体等等,这真是一个积极的表达。

 

然而,这种“好孩子”的鼓励并不全是好的变化。什么样的孩子是好孩子呢?不同的父母肯定有不同的答案。既然没有统一的标准,那么孩子一直努力学习的“好孩子”是不是指能取悦父母、让父母喜欢的孩子呢?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往往很难找到平衡点。当我们说“做个好孩子”时,父母也必须对孩子有美好的期望。然而,这样笼统的表达方式很容易让孩子产生误解,从而将重点放在了让父母开心,而不是养成良好的行为或习惯。身边有很多这样的朋友,小时候因为头上戴着一顶“好孩子”的大帽,总想讨好父母,一味追求他们的认可。
 

亲子关系问题
 

这种与父母的沟通方式被转移到建立他们的人际沟通和亲密关系上。孩子会非常关注别人的反馈,对别人的积极反馈有更高的要求,甚至希望自己都能被大家喜欢。这种苛刻的要求总会导致很多人际关系的困扰,让他们痛苦不堪。

 

02. 想被人喜欢,难道错了吗

 

被人喜欢是对自我认可。但在被人喜欢之前,我们常常忽略这个话题。在被喜欢的问题上,它的主语是“我”。我想被人喜欢,这意味着在“喜欢”之前必须有“我”。

 

但现实中,我们常常忘记自己,优先考虑“别人”,取悦别人。弱化了“我”,就像总是取悦父母,在“好孩子”的期待下成长的孩子一样。因此,当别人表达“不喜欢”时,孩子很难接受。想要被人喜欢没有错,问题是在别人喜欢你之前,你喜欢自己吗?

 

03. 拥有被讨厌的勇气

 

大多数具有“取悦”特征的人背后都有一个不那么自信的自我。因为长期以来把别人的需要作为第一位,从而忽视了自己的需要,忽视了对自己的关心。在他们的价值排名中,“自我”落后于他人。这会导致他们自我价值感低下或自尊心低下,并进一步希望得到别人认可,希望通过别人的认可,感知自己其实很优秀。

 

不难发现,这是一个“寻求认可->不被认可->感到自卑->再次寻求认可”的死循环。要走出这个死圈,我们需要学会喜欢自己,欣赏自己,发现自己的价值。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缺点,因为还有改进的空间,而且“任何人都可以取得任何成就”。当我们足够喜欢自己时,是否被“憎恨”并不重要。

 

希望你在真正喜欢自己之后,拥有“被讨厌”的勇气,不需要生活在“好孩子”的期望之下,“好孩子”没有明确的定义。为本教研也希望家长不要以“好孩子”的标准来要求自家小孩,请先了解孩子,也许会发现他们本来就是“好孩子”。

点赞(4)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