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心理咨询
华南心理教育服务领航品牌
专业 · 权威 · 创新
官方
网站
华南心理教育服务领航品牌
专业 · 权威 · 创新

  总不时听到有人说,自己人生经验很丰富,所以自己可以给人做心理咨询了。

  这是一种常见的误解。打个比方,并不是每个会说话的人都会说相声,虽然,相声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语言。

  同样,也不是每个有丰富人生经验的人都能从事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的会谈是带有专业设置和伦理的、基于系统的心理理论的、受过咨询技能训练的会谈。这是心理咨询和拉家常的主要区别。

  理论技能的学习,一方面需要参加培训。各种理论、治疗技术的培训有很多。但是,仅仅烧钱参加培训,是不够的。

  除了参加培训,心理咨询师还需要花时间、花心力做一件事情。这件事比培训更省钱,但却并不简单——阅读。

  当“课虫”容易。当“书虫”不容易。

  成为靠谱的心理咨询师,仅仅考证是不够的,之后的专业成长还需要做很多。有时候,我们会遇到非常焦虑的学员,在参加培训时有一种“求偏方”的心态,急于要学速成的高效的治疗技巧,而忽视了阅读带来的扎实积累。

  其实,只要横向对比一下美国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安排,就会发现专业阅读的重要性。

  如果说参加培训是“求人”,阅读就是“求己”。两者都需要。

  阅读的范围

  个人推荐的阅读范围如下:

  心理咨询的主要流派(精神分析、家庭治疗、人本-存在、认知-行为)

  咨询技术

  咨询案例(经授权公开出版的)

  咨询职业伦理

  精神医学和异常心理学

  学院派心理学内容(基础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测量心理学等)

  等等

  阅读的对象以书籍为主。对于以心理咨询/治疗为事业的人来说,写出来的专业书籍代表着个人对专业的思考深度,也代表着同行间的专业声誉,所以大多数的(目前来说主要是指翻译过来的)心理咨询专业书籍,对于咨询师和准咨询师都有一定可读性。其他形式的文本,如论文文献、同行的专栏、博客、微信平台文章、会议文稿、有声书等,都可以作为补充。

  有时候会听到有人说,心理咨询师应该是“杂学家”。这个说法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而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个人认为,参考阅读的范围可以更大些:

  东西方哲学(学习思辨精神,拓宽思想深度)

  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培养对生活的敏感性)

  艺术作品(窃以为,艺术和心理咨询的相似之处是它们都可以触达人们的情感,因此都具有广义的心理治疗意义)

  人类学

  社会学

  性学(严肃认真地说)

  宗教

  文化

  在阅读时,可以一开始选择译本,到一定程度,可能需要读外文文献和专业原著,而且跨语言过程本身也会对思维带来启发。

  这些内容很多,不可能一下子全部搞懂。有时候,其他学科提供的视角,可能会对已经习惯了心理治疗话语体系的我们产生启发。专业之外的阅读,也会增加咨询师的人文视野,拓深对人性的思考和感悟。

  纯粹的阅读

  是个人的探索

  想要全面系统地了解一个话题,特别是做心理咨询这一行,还是需要看书、看好书。阅读需要我们投入一点书费,摸索选书的过程,独处的能力,暂时放弃(口头和身体)语言交流的习惯,暂时放弃对在场的实时交流的需要,接受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带着思考、感觉和想象去倾听长长的文字。

  而且,在阅读中,我们还要承受自己的无知感,和对作者(译者)的“羡慕嫉妒恨”。有时我们会发现,一些自以为得意的创意、观点或者自己发明的“术语”,早已被他人写过,甚至写得比自己想的还深刻。这对个人的自恋是有一点小威胁的。

点赞(2)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