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比对部属的意见,不说出去
就算充分注意部属的言行举止,但如果不进一步比对、确认,就无法掌握事实。另外,如果只相信一个人,主管的双眼就会遭到蒙蔽。
有事别找大家“一起商议”
鲁哀公问孔子:“俗语说“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寡人不论何事,都会和群臣一起商议,然而国家政治却越来越乱。到底是为什么?”
孔子回答:“向臣子征求意见时,明君不会把对方谈论的内容透漏给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因此,在明君面前,群臣可以安心直言。然而,现在的国内却不是如此,群臣全都和重臣季孙口径一致,季孙一个人的意见,就等于是整个国家的意见。
“因此,即便向群臣征求意见,群臣仍只会说出与季孙相同的话。如此一来,国政当然免不了内乱。”
今鲁国之群臣以千百数,一言于季氏之私,人数非不众,所言者一人也,安得三哉?
——〈内储说上〉
作者解说:鲁哀公的国政实权被季孙掌握在手中,议政朝堂上的信息全数经过季孙的过滤,坦白说,这种状态就跟信息遭到封锁没两样。鲁哀公早在核实臣子意见之前,就已经丢失实质的王位。一般来说,主管搜集信息的管道越多越好。如果只有单一管道,倒不如完全没有还比较好。
让同位者互咬,只会创造更多蒙蔽上位的人
卫嗣君一方面重用臣子如耳、宠爱侍女世姬,又害怕他们借着恩宠,反过来蒙蔽自己。于是,卫嗣君便利用名为薄疑的臣子和侍女魏姬,来牵制如耳、世姬两人。他以为这么做,自己的判断就不会失准。
卫嗣君虽知道遭臣子蒙蔽会惹祸上身,却不了解相应之道。基本上,若要使自己不遭受蒙蔽,就必须摆出公正态度,允许贱者议论贵者,使下级敢于揭发上级。如果不那么做,放任权势相等者互咬,只是培养出更多蒙蔽上位者的臣子。
夫不使贱议贵,下必坐上,而必待势重之钧也,而后敢相议,则是益树壅塞之臣也。
——〈内储说上〉
作者解说:其实除了横向的同位者竞争之外,上下层级的纵向竞争关系也很重要。也就是说,主管必须掌握所谓十字纵横的组织管理方式。简单来说,你要避免部属相互包庇。如果部属结党营私、站在同一阵线,主管的地位就会瞬间被架空,换句话说,若要避免失势,就不能让部属有半点可乘之机。
大家说法一致时,必有蒙蔽之事
魏国的重臣庞恭,奉命陪同魏国太子一起到赵国的邯郸当人质。出发时,他对魏王说:“如果有人说:“镇上出现老虎”,陛下相信吗?”
魏王:“怎么可能。”
庞恭:“如果不只一人,而是有两个人这么说,您相信吗?”
魏王:“寡人还是不信。”
庞恭:“那么,如果有三个人口径一致的话,陛下会相信吗?”
魏王:“如果是那样,寡人应该会信。”
庞恭:“镇上没有老虎是不争的事实。可是,如果有三个人说出相同的话,陛下就会深信不疑。现在臣欲前往的邯郸距离此地相当遥远,在背后妄议臣的人肯定不只有三个人。届时,还请陛下明察。”
可是,庞恭从邯郸回国时,早已不被允许晋见魏王。
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
——〈内储说上〉
作者解说:“三人成虎”这句知名的成语,便是出自这个故事。一旦反复听到相同的言论,谎言终有一天会有被当成事实(也可以称为重复效应),这也是导致主管做出错误判断的主要理由。上位者如果只是一味的听取有利的信息,总有一天就会造成三人成虎的局面。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