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到某个美国生涯学会统计,80%的职业问题,都不是职业问题。
事实不只如此,在我看来应该超过90%吧?人们想要的答案,不见得是自己真正以为的。
算算我的个别咨询时数超过3,500小时了,大多数时候我听到人们渴望透过“赚更多钱”、“找更好的工作”,一次性到位解决人生中所有困难
于是每次咨询开头都在厘清需求与期待、试图拨云散雾看清问题的核心,这也是我认为职业生涯咨询与心理谘商专业绝不能脱钩的主因。
最近做了一个想“转职”的个案,曾小姐生完孩子回到本行金融业从事行政工作约半年,最近非常想转职到科技业、互联网领域的大公司,做一些跟业务或产品有关的工作。
听起来哪里怪怪的。
不动声色继续聊下去,先聊了一下旅游,她也去过泸沽湖,我们瞬间一起陷入仿佛仙境的回忆;再聊肠粉,她跟老公最喜欢夜里散步到老城区,共食一份传统手工布拉肠,没来得及说我最喜欢的口味是牛肉猪肉混搭的“鸳鸯肠”,她情绪骤变,突然说若不赶紧处理好职业问题,夫妻关系就要完了。
嗯,可以进主题了。
在对话中探问和同理穿插,我问了她五个为什么,试着理出问题脉络(以下省略咨询师同理响应与个案情绪宣泄):
“为什么想转职?”
“因为工作没什么前景,我现在挺着急的,听说在科技业大公司做业务薪水比较高。”
“为什么急着需要比较高的薪水?”
“我刚买了房,要交房贷、装潢费,而且我想再买一间房??”
“为什么还没搬进新房就想再买一间房?”
“这间房的头期款是我父母出的,他们也会搬进来一起住,还有我弟一家三口也会一起搬进来??我妈很强势,所有人都必须按她的意思,连我儿子名字都是她取的,我老公和公婆已经很不高兴了。”
“为什么一大家子都要住进去?你老公没意见吗?”
“有啊!我们付贷款耶!但我妈就是要这样啊??她都决定好了??”
“为什么这些决定都是按你妈的意思?”
“我如果不照做她就要跟我断绝母女关系、不认我这个女儿,说我以后也不用回家了。”
“嗯??所以你觉得在科技互联网行业找到一份薪水比较高的工作,可以再买一间房?”
“对。”
“然后就可以解决你妈的强势主导、你弟全家赖上你、你跟老公之间的婚姻危机、你跟婆家的不良关系?”
“……”
曾小姐需要的不是转职评价或技巧,而是如何处理家庭关系、如何与家人建立良好的界线,并且与原生家庭做出分化,将重心回归到自己与丈夫组成的小家庭上。
当我们将晤谈聚焦到“关系”与“界线”,转职与否忽然变得不那么要紧了。
你所面临的职业生涯问题,可能只是其他生命议题浮现的警讯,若只关注如何处理表层显露的职业问题,会发现这些问题会像细胞分裂一样增生,直至彻底毁灭你的职业生涯规划为止。
勇敢面对生命中的核心议题吧。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