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恩2岁,他看到一个很想要玩的玩具,被另外一个小朋友拿走,正要去把玩具抢回来的时候,阿金的爸爸、妈妈出手制止阿金:“怎么可以抢玩具呢?”接着就把阿金的手拨开,停止他抢玩具,阿金就倒在地板上哭闹:“不要、不要。”这时候父母就开始疑惑,你到底不要什么?要什么?从大人的角度来看,我们只是去制止孩子做“不要抢玩具”的行为,孩子的反应怎么这么大?有这么强烈的情绪产生?
很多专家都会教父母,面对这样的情境,就是要忽略孩子,让他去演;但这样是对的吗?我告诉各位,不见得有效。2、3岁小孩有这样的行为,是因为在他的眼中,只有那一个目标(玩具、点心……),大人却一直拼命去解释(或指责)抢玩具是不对的、路倒哭闹是不对的;当父母与孩子的立场不同,就会没有交集,产生无效的沟通。
顾着讲道理,孩子情绪更强烈-面对鲁小小的三步骤
(1)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
当孩子正在哭闹、生气、不理人的时候,先忍住自己也快爆发的情绪,试着了解孩子隐藏在情绪下的动机,再沟通,才会有效。
(2)当你在“讲道理”时,孩子不一定能顺利解读你的本意
2到4岁的孩子,同理心正在发展却又不是那么成熟,处于“似懂非懂”的时期,所以会特别欢、讲不听。这时候最容易让爸妈理智断线呀~但请注意,孩子不见得懂你口中的“抢玩具”是什么意思,他心里会觉得:“我就是想玩玩具呀!为什么一定要让人家呢?这明明就是我先拿到的……”又无法好好表达时,就会一直说“不要!”这时候你说再多都是枉然!
所以,你可以试着站在孩子的立场,转移他的注意力:“宝贝你看,旁边还有很多玩具我们没玩过,要不要试试看别的?”或者尝试跟孩子说:“咦?弟弟好像也想跟你一起玩,我记得这玩具多一点人更好玩耶!它还有很多玩法,要不要试试看?”这时期真的很考验爸妈的耐心,不过试了几次后,当孩子的同理心渐渐发展出来,他就能开始去分辨什么是抢、夺、偷,并可以练习分享。
(3)太常使用“负面语言”
小心!火上加油,会让孩子的负面情绪延宕越久:当孩子还不能理解什么是“抢”,这些都是我们定义的行为,而这时候的教养语言就会出现很多禁止、负面的内容:“你不可以、我教过你为什么还要这样呢?”这种教养方式我把它取为:“火上加油法”。
你认为,当你在火上加油时,孩子的情绪会越大还是越小?接下来孩子感受到的是,既然我已经说不要、不喜欢,大人却还是一味的禁止,那么我要用更激烈的方式(情绪),如此一来,非但没有解决,负面情绪就会更强烈(撞头、路倒、打自己等等),只为寻求更高的注意力,而恶性循环。
终止孩子的坏情绪:温柔坚持法
你可以试试,当孩子正出现强烈的负面情绪,试图与大人抗议时,试着对孩子说:“我听到了、我看到了。”给孩子一个拥抱,用其他东西转移注意力,可以使情绪减缓一半。
不过有些孩子,即使尝试用其他物品转移注意力,他依然不为所动,坚持要抢回原本的玩具,爸妈应该怎么做?这个时候你必须站在他的情绪当下,同样地说:“好,我有听到,那等你好了一点的时候我们再说。”以上教的教养语言,都是孩子比较听得进去、可以接受的。
很多时候,当孩子正陷在自己的情绪问题中,越跟他讲道理、制止他,这叫作硬碰硬;用温柔且坚持的方法教,用陪伴、倾听、当孩子有安全感的时候,他就会试图和你理性沟通,这比任何一篇理论来得有效。
以上这些方法,一旦步骤前后次序不对,就会养成情绪小霸王。我希望各位父母能在情绪教养中,学会以柔克刚、以缓制急;孩子越急,我们就要越慢。
我分享自身一个经历:我自己的两个儿子,有一次我发现家里的玩具柜敞开、玩具洒满地,我很担心他们万一太认真玩玩具,一个起身就会撞到柜子的角,我一见状,马上大喊:“为什么玩具的柜子都不关,跟你们讲了很多遍,为什么都不收?”这时候弟弟回我一句话:“我不要关,为什么我一定要关!”在那个情境下,我仿佛看见自己的影子;往往最难教的孩子,就是最像你的孩子。当你用很快、很急的方式去教导,他们就会学起来,用同样的方式响应你。
所以面对孩子负向行为、情绪的当下,不需要马上处罚、订下罚责,先放下你很急的情绪来教孩子。你可以想一想,当你和孩子面临冲突的时候,你表现的态度、情绪要让孩子吸收、模仿、学习的是什么?
情绪教育,绝对不是冲突产生的时候才教,平时就该有所引导。利用情绪绘本阅读,像是《小恐龙情緒绘本》,用故事中的角色去做练习,不要让孩子觉得听大人说教很有压力。当孩子下次情绪快爆发的时候,我就会说出一些关键字(举之前读过绘本的角色),像:暴龙、波波,让他回想在理性时听到的故事,让他去思考。在这样的过程中,去练习孩子的自我控制、让孩子有一个自我认识的机会、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