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心理咨询
华南心理教育服务领航品牌
专业 · 权威 · 创新
官方
网站
华南心理教育服务领航品牌
专业 · 权威 · 创新

  小时候的你总是可以无忧无虑的玩耍,在海边骑着还没拆掉小轮子的脚踏车,拼命地追逐夕阳跑,在田野中的小溪追逐着随风落下的小叶,然而随着时间一点一滴地长大,你慢慢了解到这个社会和他人喜欢的模样是长什么样子,你开始期望自己可以符合那样的标准,你认为只要拥有那些标准,你也可以拥有幸福,于是你努力地工作、努力地赚钱。在这个消费资本主义的社会下,总是会有人告诉你,只要你拥有了什么,你就不必再烦恼了,然而当你开始拥有了些什么后,你才发现你永远都满足不了,你拼命追,然而幸福却离你越来越远…

  上个礼拜心情刚好有点低落,因此特别空了一段时间让自己看了一直想看却没时间看的电影《幸福路上》,看完后在配上蔡依林的歌真的很有感触,虽然今天我没有想要解析这部电影XD,但我却很想和大家谈谈小时候的幸福为什么长大后一切都变了样了?

  以为幸福不在这在别处

  总是满足别人要的满足

  一路追逐原来是我怕和自己独处

  我又是谁我却说不清楚

  成为了你理想的人了吗

  那故事后来有什么留下

  但每次太阳落下依然往上爬

  新的枝桠来自旧的伤疤

  —蔡依林Jolin Tsai,《幸福路上On Happiness Road》

  (以下有雷)

  在电影《幸福路上》女主小琪一路上都很努力去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她看到她原生家庭的受限也渴望可以离开她熟悉的土地,去美国呼吸那自由奔放的空气,然而正当她以为她遇到人生中的白马王子时,却发现原来幸福跟她想像的不太一样,趁着奶奶去世的这段期间,她决定回到她最熟悉的土地去寻找当初的自己…

  为什么你常常感受不到幸福?

  首先,要问的是你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吗?电视、广告、网络媒体和消费者文化一直在告诉你追逐金钱和地位你才会快乐,因此你也就这么做了,但是当你拥有金钱和地位时又发现自己不快乐,于是你开始看了许多哲学家、心理学家和宗教领袖的书,他们告诉你不应该追求金钱和地位,你仿徨了,你开始还怀疑自己,为什么自己那么那努力的去做功课,还是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我想原因可能在于大部分的人都受一种出人头地的愿望所牵引,媒体鼓吹各式各样的成功人士,却没有告诉我们如何看清楚自己的价值,世代不停地往前走,每个人被期待该走的路,还是未变。

  再来,就是大脑中的快乐和悲伤其实都是不易长存的,从人类面对正面和负面事件反应的研究显示,我们是调节力很高的生物。人类是有办法去面对周遭环境的改变,这种调节力可以帮助我们度过创伤和苦难,然而如果从幸福的角度来看,你会发现假如你今天中乐透头奖时,当天晚上你一定会很快乐,或许这个快乐可以让你持续一个礼拜、甚至一个月,然而一定无法持续到永远,因为我们的大脑会使我们的情绪渐渐回到一定的标准状态,这也是人类的调节力会造成快乐边际效应递减的原因之一。因此即使你拥有了一定的物质后,你仍不觉得富裕,然后你会不断贪求更多,但这显然不是个好方法。

  心理学小补帖-两个方法让你找回属于自己的幸福

  当小琪再度踏上这片土地时,她开始去感受那些年她曾经怀疑和排斥的一切,她选择把自己的生活步调放慢,去聆听自己内心真正的声音,后来小琪遇到了一连串奇妙的事(我当然不会在这边说啦,就是要你们去看电影XD),她慢慢看见那些曾经排斥和讨厌的事件中,原来也有她所重视的意义,因此在这边我想要介绍两个方法给大家,希望大家可以透过练习,找回当初那个你所热爱和重视的自己。

  表达性的自由书写

  表达性的自由书写一直以来都是我非常喜欢也很推荐的方法之一,因为当我们觉得情绪很糟糕时,其实这个时候我们的脑袋是很混乱的,因此我们往往在这样的情况下是无法看见事实的真相。透过书写的过程中,你会迫使自己将脑中的想法和图像做组织的整合,变成比较有结构的句子,变成句子后的文字也有利于你做事件分析,这个过程会帮助你看见你原本没有注意到的事件意义。透过这样的书写,可以将你的情緒、想法和记忆记录下来,不只有达到情绪的宣泄,更会发现每一次的书写都会带给你全新的看法,这也表示你又看见自己不一样的一面了,最终你会找到一个属于你的方式,走出那个曾经令你不幸的事件中。

  运用MPS法则

  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说过:“一个人最好的运气和最大的福分,就是有人付钱请他从事他衷心喜爱的工作。”一般人在选择工作上都会先问自己:“我『能』做什么?”,这当然没有错,因为现实问题在于你想温饱,希望有个稳定的工作,不过同样的你可以想一想,为什么你会那么急于想要找到一份你“能”做的工作,会不会是某些程度上,你只是希望在他人眼中,你至少是个有工作能力的人,或者也因为有着眼前的这份工作让你不用去面对心中的另一个声音,就是你也不晓得自己喜欢做怎么样的工作。因此当你开始问自己:“我『想』做什么?”,你的选择动机便是来自追求自己生命中的意义以及快乐的渴望。这里我要介绍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塔尔?班夏哈(Tal Ben-Shahar)在他的著作中《更快乐》所提到的MPS法则。这里的M代表着“意义”(meaning)、P代表着“乐趣”(Pleasure)和S代表着“专长”(Strengths),以下我会举我的例子让大家清楚如何操作这个法则。首先,先画出三个圆,分别是意义、乐趣和专长,并且依照自己的特质分别写下自己的意义、乐趣和专长,如下图:

  接下来,依照第一张图找出自己重复的答案,交集最多的项目也就是你最渴望的工作,对我来说就是成为一名推广心理学的讲师,如下图:

  透过这个方法不见得可以让你找到高薪的工作,但绝对可以让你更了解自己渴望的幸福工作。

  你要的是别人的羡慕,还是自己的幸福?

  这一生我们都很努力也很用力的去追求心目中的那份幸福,你对于幸福的想像总是很执着也很明确,在感情上,你可能渴望有一个可以用你期待的方式来照顾你的另一半,在事业上,你牺牲了许多东西,就是希望可以得到你想要的职位,在家庭里,你不停的妥协就是希望可以维护那表面上最后的看似完整。然而最讽刺的是,所有的努力都因为在没能实现心目中的那份幸福而破灭。

  我很喜欢电影《幸福路上》女主角小琪的奶奶说的一句话:“你相信什么,你的人生就是什么!”,或许我们恐惧的不是没办法得到幸福,而是不愿意相信自己就算没能达成社会中的期许,也是有资格可以幸福的。人们不仅有追求幸福的能力,也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不但如此,你我都应该都有义务让自己变得更幸福。

  人生是一场无限赛局,绝对不会因为单次的胜负就决定了我们的人生,在成为幸福英雄的路上,你我都将历经颠沛流离的世界,过程中会迷惘也会沮丧,但愿你我都能在炼狱中找回最真实的自己,就像当年的苏轼写下:“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这般潇洒吧。

点赞(2)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