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心理咨询
华南心理教育服务领航品牌
专业 · 权威 · 创新
官方
网站
华南心理教育服务领航品牌
专业 · 权威 · 创新

  还记得小时候,同学间在聊天的时候,总是会有一个人在旁边探头探脑的,一副很着急地,想要加入我们的对话,当我们在聊昨天自己的爸妈是怎么碎碎念的,他在旁快速地说着:“我也是,我爸妈也是这样念念念。”,当时自己心里只是觉得很烦,狠狠地回了一句:“我们聊天,到底关你屁事啊!”

  或许你会在心中觉得这很伤人,但奇怪的事情是,这样的冲突不会削减这类人想要插嘴的冲动,这种冲动就像是一种渴望加入你们,即便你努力地回想,实在想不出平常有什么实质的互动发生,也不觉得彼此很熟,但对方就是想要跨过你心中那个界线,表现你跟他其实已经很麻吉了。

  这种事情好像没有什么问题,有时候我们或许会觉得一点点不舒服,但不至于成为内心的大烦恼,但这种自己对于“熟”不熟的拿捏被挑战,有时候我们确实避之唯恐不及,他可以被看作是对方想要融入自己,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心理上的侵犯与不尊重,如果你生活中时常出现这样的人,你或许会觉得过得很没尊严,如果这些人又是你生活很重要会觉得你许多事情的人时,你会有一种没有自由,被人践踏的感觉,这时候这种对熟不熟拿捏不准确的痛,就真得会变得很痛。

  “我跟你很熟吗?”背后的人际疆界

  当别人硬是要加入你的对话或生活时,你会有一种被跨过线的侵犯感。你会问自己“我跟你很熟吗?”,熟与不熟是你判断彼此距离的尺,而这个尺就是我们时常说的人际疆界。

  我们或许以为我们从小到大就知道疆界在哪,这或许是错误的想法,大多数的疆界都是一个抽象且需要透过学习才能拿捏的概念。如果你的父母有时候为了工作心情不好,他们或许就会让你很快学会什么是界线,当他不想的时候,你就是不能去烦他,否则你会遭受到情绪的打击;但如果你的父母是一个一直以来都很温和,对你什么都好的人的话,你有时候可能就会误以为在人与人的相处之间,大多数时候什么都可以,这时候你对于疆界的想像或许就没有那么强烈,当然表面上看起来你的防心也没那么重。

  人与人之间的疆界,可以有许多形式来划分出来,简单来说,常见的疆界在于什么事情可以让对方知道,什么事情又不能,有时候你对自己的好朋友聊很多,但就是不会透露家里的事情,这个尺你画得很清楚,大家也很难跨过去。但有时候你对男女朋友的事情,你或许觉得什么都可以跟人分享,而在这件事情上你又把持着一种很松散的界线,就连陌生人都可以说。这是举个例子,大多数时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组合,与对事物拿捏的细节,有些人的生活没有什么设限,谁都可以夸过,而有些人把线画得很清楚,很谨慎,任何人除非得到许可,很难知道什么事情。

  当然很多疆界是你想像出来的,但也很多疆界是这个社会的主流想法,这些疆界有可能是社会文化赋予的,而你就是放入自己内心而已。有时候你身为一位子女,你有应该要尊重父母的地方,而身为父母,有时候因为被赋予某种权力,时常可能认为自己有权利侵犯子女所在内心自己订下的疆界。这些疆界所形成某种互动上的规范,有时候是冲突的来源,朋友之间你谈“熟不熟”,亲子之间你则是想着“该不该,或能不能”。

 各式各样的疆界来源

  心理学家Lind Friel在谈家庭之间的冲突时,说明过各式各样的人际疆界,这让我们拓展视野,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如果要保有某种界线时,我们可以从哪些地方来制定规则(当然我们不会真的对人际关系制定规则,但如果你想要想清楚你跟某个人之间拿捏的线在哪里,你或许可以考察这样的结构)。

  首先是我们对于身体上的疆界想像:这部分很容易思考,基本上你对你自己的身体有某种空间的想像,你能判断有谁能进你居室,有谁能碰你,有谁能够抱你,或是谁都不能,即便是父母。

  再来是在智能上的疆界:当你想要表达你自己的想法或是观点时,有些想法你觉得即便被否决也无所谓,但有些想法你不喜欢被人忽视,不喜欢被不尊重的对待,所以你在自己的智性表达上总想像应该会得什么样的对待,而这就是你对于智能上的疆界想像。

  而情绪的疆界,则是你想要的感觉,你觉得你可以跟别人分享多少感受,情绪,并且你希望这些分享是如何被对待,是被尊重,还是不当一回事,或是被批评,当别人不重视你的情绪,而你觉得该被重视时,你的情绪疆界就被正在挑战着,而内心的不舒服也油然而生。

  社交的疆界是比较好想像的概念,有时候你对你想要出去的朋友有亲疏远近的区分,而你希望你定位靠近的朋友,也同样靠近你,如果你觉得应该要保持距离的朋友,却一直想要介入你生活,你就会有一种被侵犯的感觉。

  社交疆界的进一步就是所谓性的疆界,不同于身体空间的疆界,这种疆界是你判断谁可以碰你,又碰到你哪里的接界,谁可以对你表达暧昧,谁又可以对你讲跟性有关的话题,你对这些事情有一些想像,即便你没觉察到,它就是存在在那里。

  金钱疆界是你对彼此之间,物质状态的想像,每个人对于物质与金钱的想像不同,你有你使用钱的方式,而当别人不是如此使用时,你也会觉得不被尊重。

  最后则是你对时间所想像的疆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观,你可能重视未来,也可能重视过去,你可能在乎时间要快,而也有可能觉得时间要慢慢过,每个人对于时间流动的方式,以及自己利用时间完成事物的想法都不同,如果有落差,这也是让我们不悦得来源。

  这些疆界有时候我们很明确,但有时候我们根本没有概念,甚至会不断变动,心情好的时候,疆界消失,什么都无所谓,心情不好的时候疆界缩得很紧,什么都不行。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学者会认为一个情绪不稳的孩子,时常跟父母没有稳定的性格与对事物的疆界有关了!因为没有稳定的疆界,孩子也很难学会什么是属于自己的疆界,跟判读别人的疆界。

  疆界就像你生活中内心的围墙,你有可能很稳定地一直有一个所谓围墙的构造分配图在内心,但也有可能你至始至终都没有想过这件事情,导致你的疆界很难去稳定判断。当你没有稳定的疆界时,同理心上你也很难想像别人在生活中的事物上有着自己的疆界,而你就会时常造成别人心中那种“我跟你很熟吗?”的厌恶感,因为你总是超线……

点赞(2)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