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心理咨询
华南心理教育服务领航品牌
专业 · 权威 · 创新
官方
网站
华南心理教育服务领航品牌
专业 · 权威 · 创新

  你是否经常跟朋友约,却总是在等晚到的朋友,或其实,你自己就是常迟到的人。迟到是一种惯性吗?

  你又在等迟到的人了吗?迟到的人是否生活都比较没秩序?或者比较自私?其实审视一下迟到的心理学,就会发现,事情没那么单纯。

  爱迟到的人不一定无礼或懒惰

  一般人对不守时的人的印象,都是负面的。

  伦敦临床心理学家和认知行为治疗师梅乐特(Harriet Mellotte)说:“一般人很容易把不守时的人想成生活没秩序、乱糟糟、没礼貌,或是没为他人着想。”

  但事实上,许多难以守时的人其实很清楚迟到的坏处,也真的不希望迟到这件事,伤害他们的友情、工作或名誉。

  《Never Be Late Again》一书作者丹隆佐(Diana DeLonzor)说,爱迟到的人多少都曾因为晚到付出代价,“但拖拖拉拉依然是他们的罩门”。

  爱迟到人的共同特征

  专家说,难以守时的人经常有几个共同特征,包含乐观、自制力比较低,喜欢寻求刺激。

  而个性的不同,也会影响我们对时间流逝的感受。

  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康提(Jeff Conte)2001年做一项研究,将参与者分成A、B两组。A组的人比较有野心、喜欢竞争,B组则比较重视创意、思考。

  康提要两组人分别在看不到钟、表的情况下,估算一分钟有多久。结果A组的人平均在58秒过去后,按下实验的按钮。而B组的人认为一分钟过去的时间,事实上已经过了77秒。

  爱迟到者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自称爱迟到的TED讲者艾本(Tim Urban)曾把和他一样爱迟到的人,称为惯性迟到患者(Chronically late insane person,CLIP)。

  当然,还有其他原因会导致人容易迟到,且许多都是自己造成的。而且他们通常早早就觉得自已会迟到,但注意力还是一直被分散。

  对中学教师Joanna来说,她从来没有准时交过学生评鉴报告。她说,“我从来没准时交,仿佛我一点也不在乎似的。其实我一整周都在想这份报告,然后费心地想好好评鉴每一位学生。但事实上,我就是晚交了。”

  认知行为治疗师梅乐特说,对某些人来说,迟到“是来自于深沉的心理健康问题或神经系统出状况。”

  梅乐特举例说,焦虑的人其实很想避免某些状况,而自尊心比较低的人则太担心自己的表现受到批评,因此一再检查自己的工作成果,结果就迟交或错过了deadline。

  此外,忧郁让人提不起劲,连凝聚动力开始着手一份工作,或是开始准备出门都很难。

  可以透过强健大脑,变成准时的人吗?

  纽约心理学家萨帕汀(Linda Sapadin)说,惯性迟到有时候跟强迫思考有关。简单的说,就是常迟到的人一直担心deadline逼近,或是约定的时间逼近,结果陷于恐惧中。

  被恐惧抓住后,他们的思考句型便充满许多“但是”的语句。比方说,“我想准时赴约,但是我不知道该穿什么。我想准时交稿,但是我怕编辑觉得我写的不够好”等等。

  萨帕汀说,要克服这个难题,不妨把“但是”改成“而且”。因为“但是”带有排拒感,“而且”则是更有连贯的意思。

  《Never Be Late Again》作者丹隆佐为了戒除迟到习惯,则是一一审视到底哪个环节出了错,让她老是迟到。之后,她不断提醒自己,变成一个可靠的人有多么重要。

  至于,如果你是那个老是在等的人该怎么做呢?先了解朋友或团队成员迟到或错过时限的原因。如果对方真的改不了,你再循序渐进地诱导他,或是让他知道你的底线。

  比方说,你可以温和并半开玩笑的说,“下次你再迟到,我就要自己进电影院看电影啰。”

  对总是超晚才给你工作进度的团队成员,你则可以试探地说“下次再这样,下次组team就不找你啰!”如果队友不是你可以自己选的,你则要告诉他,“下次会跟主管说,你那关花比较多时间唷!”

点赞(2)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