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才是共享与归属感的根本
很多人说:自己有一大堆毛病,我的条件差,不会讲话,得不到爱,不知怎么交友….etc
我这么多年看这么多人下来,人缘好有两种:主动型跟被动型。
主动型的要很懂应对进退技巧,很会制造气氛,照顾每个人,但不一定能从社交中感到快乐,其实,有不少人反而很忧郁,因为他社会形象“活泼开朗”让他的痛苦不能讲,而每天保持“快乐的样子”其实非常的累;而被动型的人,通常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人缘好,偏偏就是人缘好,好到热门的很,而且还颇能从社交中取得快乐的。
答案很简单:
人生就像拍电影,男女主角的需求量比较大?还是临时演员的需求量比较大?你知道有一种“职业临时演员”吗?他们也要尬戏喔!
这种被动型的好人缘有一些特点,自己算,你有没有:
不能有太大的个人成就
不能有能被抬得出来的显赫学经历或家世背景
不能太优秀,在所有领域,能力都不能太好,不然就要掩盖起来
遇到大场合,反应一定要越呆越好。(不然就没人想带你去了)
遇到别人炫耀什么,反应一定要越不识货越好(道理同上)
一定要不太会打扮才行(别人才能笑你或教你,才不会冷场)
一定要不太会讲话才行(别人才能讲着讲着,不小心就把心事哭给你听)
原本没太多朋友没关系(没朋友,别人才敢放心把秘密告诉你,不怕你大嘴巴)
别人说要去哪里,通通没意见,跟,就对了
别人聊别人家的八卦,请老僧入定(风险信息不要碰,要不然,哪天你不小心在别的场合讲出来,听到的人可能会跟你翻脸,但你又不能离席,否则会得罪正在八卦的人)
绝对不要讲笑话,但是别人讲笑话,一定要陪笑(下次才会带你去陪笑啊,可是你口才不好,听你讲笑话很辛苦呢)
冷场就冷场,不知道怎么打破僵局(场子冷,再忍一忍,就会有英雄来解围,想当英雄的人很多,我的志愿是:成为“被拯救的人”很少,我们不要打坏英雄的兴致)
上面几点是有指导性的,如果你符合上面条件,人缘却还没改善,要不是你都自卑不出门,就是你在那几点作了错误的选择。
这些条件的要求很高吗?
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来自于一些与绝大多数人想像中恰好相反的特质:
人们需要的是友谊的温暖,想望的却是带动气氛者长袖善舞的能力。
人们并不知道:后者的能力其实并不能带给自己温暖的友谊,反而是宴会结束时、杯盘狼藉与人去楼空的孤独与寂寥。平凡,才是共享与归属感的根本--可惜,很多人在意识到这件事以前,就已经失去了“平凡的权利”。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