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心理咨询
华南心理教育服务领航品牌
专业 · 权威 · 创新
官方
网站
华南心理教育服务领航品牌
专业 · 权威 · 创新

  摘要 公共精神的价值在于公民个体对公共领域的公共秩序、公共事务、公共利益和公共责任等一系列价值的积极体认与自觉践行。大学生是公民中最富活力的主体之一,大学生的公共意识、公共关怀以及公共参与的认可与践行,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以及中国梦的实现。因此,研究大学生公共精神现状及其培育途径至关重要,其目标在于培养大学生公共精神的积极认同和自觉实践,最终以公共精神作为指导自身处理公共事务的准则。

  ■关键词 大学生;公共精神现状;对策

  公共精神是关涉公共性和公共领域的概念,内含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关切社会个体权利和义务,对公平、正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基本价值的追求。学界对公共精神的研究涉及领域很广泛,包括政治哲学、伦理学、社会学以及公共管理学等角度。公共精神是指具有独立主体人格的个人,主动融入公共文化生活,积极关怀公共利益,广泛参与公共事务,主动承担公共责任,以此实现自身价值与全面发展的精神文化风貌与行为方式。[1]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大学生提出了殷切期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经历了快速转型,伴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各种冲击,特别是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逐渐分化,个人的自主性空间不断扩大,同时对社会个体公共精神意识的要求也不断增强。大学生是建设国家的新生力量,具有学习能力强、接受新事物快、心理敏感且心智未成型等特点。大学生对公共生活、公共领域的态度和参与度对国家精神文明的发展至关重要。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大学生公共精神的状况可以更好地体现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发展动态和趋势。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内涵是以大学生为主要的群体,在公共生活中以利他的方式关心公共利益的态度和行为方式。[2]大学生公共精神是以大学生作为主体的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这种精神状态以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以利他主义为行为取向。[3]由此可以界定大学生公共精神主要包括如下特征:主体是具有独立意识、主体性和参与性的大学生;是对参与公共生活等公共事务时的主体态度和行为;价值选择是利他主义的;是一种积极的精神态度。公共精神实质内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诚信、友善等价值诉求,是一个公民进入社会必须具有的道德水准,是大学生最基本的道德认知,是大学生迈向真善美的人生指针。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是学生个体德行养成的必经之路,是个人实现人生发展的道德前提,是个体自我价值实现的文化维度。

  一、当代大学生公共精神现状

  为研究当代大学生公共精神现状,笔者选取了河北省五所重点高校进行随机问卷调查,以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廊坊师范学院和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10份,实际收回为800份,填写有效率98.77%,具有代表性。其中男生占52.63%,女生占47.37%;大一学生占40.25%,大二学生占14.88%,大三学生占14.62%,大四学生占20.5%,研究生占9.75%,具有普遍性。问卷共22道题,由三个部分(公共意识、公共关怀和公共参与)组成。

  (一)大学生公共意识日渐强烈

  公共意识首先体现为独立的主体意识和在公共问题上的主体自觉。独立意识首先体现在对信仰的选择上,因此问卷中首先提到了大学生入党动机问题(多选题),有61.88%的人认为是一种信仰,可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有62.25%的人认为是为了提高自身党性修养。可以发现目前大学生独立的主体意识日渐增强,对待入党这件事,普遍具有正确而且积极的看法,不是单纯的被动入党,更多的是有主见的主动入党。

  在大学生如何对待不文明现象一题上,例如,对待在图书馆学习时大声喧哗,自习室占座、锁住座位、明码标价卖座,将共享单车作为私用藏起来、锁起来,拆掉卖零部件等不文明现象,95%以上的学生投反对票,显示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具有普遍性,并且大部分同学会选择主动站出来制止这些不当占有或者损坏公共资源以及侵犯公共利益的事,是大学生公共精神意识的彰显。调查显示,大学生不仅对社会公民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还具有强烈的国家荣誉感和权利义务意识。当问到是否关注过《战狼》《红海行动》《蓝盔》等宣传爱国和人道主义关怀的电影时,92.38%的人表示主动看过。由此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大学生有积极、正向的公民观、国家观,对国家有强烈的荣誉感。

  (二)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公共关怀意识

  大学生应该代表着社会的正能量,成为弘扬正能量的新生力量。在问到遇到老人摔倒自己如何做时,超半数的人认为应该上前帮忙;在问到为山区孩子捐书本、衣服等活动的态度时,90.75%的人表示支持并表示自己也会去捐赠;在问到遇到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自己如何做时,超半数的人认为会力所能及地进行帮助,还有38.38%的人认为即使自身能力有限帮不上忙,但也会关注和关心。这些都说明了在面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受灾群众、社会救助机构等关乎公共权益事情的时候,绝大部分大学生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社会责任感较强烈,大部分学生对公益事业抱有信心和信任,对弱势群体和受灾群众怀有强烈的社会关怀感。目前,我国环境意识的提升已是热门话题。当问到大学生对生态保护问题的态度时,94.88%的人认为会去主动保护环境或是号召别人一起来保护环境,并愿意配合国家进行垃圾分类管理,可见绝大部分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十分强烈。

  (三)大学生公共参与意识较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媒介的进步,公民获得信息渠道逐渐增多,有力地提升了大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在大学生一般通过什么方式了解国家政策(多选题)一题上,大学生给出的答案大多是通过书籍、同学间相互讨论、教师在课上传授、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等渠道了解国家政策,其中回答通过书籍或者其他媒介进行学习的占比最高,达到76.38%,由此也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公共精神培育的重视。随着媒体的不断更新换代,学生从手机、电脑、电视、网络媒介接收到很多公共领域信息,显示出大学生公共参与渠道的多元化。

  二、大学生公共精神存在的不足

  (一) 公共政治意识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大学生应该关心国家大事,在有关时事和社会热点问题上应该了解的比其他人群更多、更全面。但在问到大学生是否关注每年召开的“两会”时,57.5%的人表示只是知道,但是并没有深入学习,有8.5%的人表示很少关注,在面对自身利益和公共利益选择时,倾向于个人利益,集体感不够强烈。大学生在公共参与的过程中,相当一部分抱有功利的心态,与学分、成绩和学业挂钩的就去参加,忽视了公共政治参与本身的意义。

  (二)公共关怀具有一定的从众心理

  从问卷中也可以发现,仍有部分大学生对公共关怀存在冷漠态度。比如当问到在图书馆学习,遇到有人大声喧哗时,18.2%的人选择先看别人会不会上前去制止,17.82%的人选择和他人一起沉默。当问到遇见老人摔倒自己如何做时,仍有4.88%的人选择去围观但不帮忙,3.94%的人直接装作没看到。当问到如何看待为山区孩子捐书本、衣服活动时,有7.69%的人会选择认为是作秀或是不去关注。由此可见,部分大学生内心虽然充满着同情心以及责任感,但在行动上仍不够积极,具有从众心理。当社会上有人保持沉默时,少数大学生也会同样保持沉默。

  (三)公共参与具有一定的功利心理

  在参与公共生活时,大学生会遇到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存在一些冲突的情况。在问到是否参加过宿舍、班级、社团或者学校的活动时,虽然超半数的人都选择了参加过,但仍有10.32%的人说几乎没参加过。在问到参加学校志愿者活动的目的(多选题)时,71.86%大学生说出于为了帮助他人、29.08%的人说为了班级和学校的荣誉而参加,但是75.61%的人也同样选择了提升自身能力;26.64%的人说是为了获得自我满足感;23.08%的人说是为了加学分而参加,显示出一定的功利性心理。

  三、当代大学生公共精神缺失的原因

  当前在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中,存在着道德文化多元化态势下大学生主体意识不足、价值判断模糊化境遇下高校教育内容结构失衡等困境。

  (一)大学生公共精神主体意识不足

  大学生公共精神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大学生对公共精神的理解不充分。大部分大学生可以理解爱国精神、集体精神、志愿者精神等,却不知道公共精神。实质上公共精神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由于对时事新闻的关注度不够,大学生普遍不太了解公共精神的内涵。其次,大学生缺乏自主、自律意识。当面对社会公共事件时,部分大学生具有从众心理,不能坚定自己的看法,容易随大流,这也反映了大学生的思想和心智还不完全成熟,价值观、世界观还不稳定,对事物的判断力还有待提升,也说明了加强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重要性。最后,大学生公共参与不够积极。大学生所处的年纪应该是最朝气蓬勃的年纪,可是部分大学生却局限于自己的安逸圈里,不愿走出宿舍、走出校园,对社会实践甚至是校园活动都不愿意参与。

  (二)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的思想和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发展,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教育是最基础也是最牢固的。当今社会中大部分家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处于核心位置,众星捧月,容易使孩子形成自私、自我、自大的性格,遇到事情时先考虑自己,往往忽视了他人感受,遇到社会事件时,缺少公共精神。同时父母的观念对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是很大的,目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不少人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只认金钱、不讲诚信,这种思想给孩子也带来了不好的示范作用。有的家庭夫妻之间不断争吵,对孩子采取极端手段进行教育,或者是父母不思进取、安于现状,这些家庭现象都会给孩子带来片面的记忆,导致孩子缺乏正确的价值观,缺乏公共关怀能力。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市场经济体制中公共道德滑坡。市场经济是把双刃剑,部分人在追求发展中被金钱蒙蔽了双眼,在经营过程中不讲诚信,破坏了市场正常秩序,从而导致社会公共道德的滑坡,不良的社会风气使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是社会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和公共事件的奖惩模糊深深伤害了具有正义感的人,频频出现好人没有好报、坏人张牙舞爪事件,导致街头有老人摔倒没人敢扶、孩子遇到危险没人敢帮等,这些社会事件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有很大影响,导致他们甚至质疑公共精神,降低了公共参与的积极性,形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冷漠心态。

  (三)高校公共精神教育结构性失衡

  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园里度过的,因此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养关键是在高校教育。通过调查可以发现高校教育对大学生公共精神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校教育重理论、轻德育。大部分高校推行的是应试教育,侧重点在学生的学分以及成绩上,不关注学生的德育教育。学生只会去提高成绩,而对于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没有明确的认知。二是学校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的偏差。高校灌输式教育课程较多,课堂缺少生动性和趣味性,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锻炼较少。同时学校课程上以专业知识为主,缺乏理论与实践结合,导致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也不能很好地理解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当代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创新路径

  当代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要从提升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文化自觉入手,增加大学生对独立主体人格的理性认知;通过家风教育优化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文化内容,增加大学生对公共利益的情感体认;通过思政课教育,筑牢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长效机制。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大学生公共精神自觉

  大学生的公共精神培育首先要融合时代精神,增强大学生公共精神自觉,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导。这不仅首先体现在大学生对公共事务所持有的自觉态度与情怀上,同时也体现在他们之间基于规则的互相尊重、包容与合作等精神气度和行为习惯中。因此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思想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公共文明教育等方面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公共精神,启发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培养以人文情怀为核心内容的公共精神意识,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二)以优良家风教育引导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实践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面貌和道德意识的历史传承,家长的道德水平和公共精神,对孩子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正确树立,具有先入为主性和不易改变性,家长往往是大学生公共精神课程的第一授课老师。因此培育大学生的公共精神,需要加强优良家风教育,对人的爱国主义精神、诚信精神、文明规范都会具有明确的指向性要求。以优良家风教育为抓手,需要学生家长配合,上好大学生入校前的人生第一课。

  (三)以思政课建设构建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长效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高校思政课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高校是知识、思想和文化的高端殿堂,是学生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公共精神系统化的主战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学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加强高校思政课教育尤为重要。高等学校通过政治教育、法律教育以及道德教育等多样理论课程的建设,建立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课程,构建大学生积蓄公共精神的长效机制,由此培养大学生对公共精神的系统认知,明确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必须担当的权利与义务,从而培育大学生的“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总之,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要形成一种文化。恩格斯曾指出:“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与国家现代化发展和社会和谐息息相关,必须要予以重视和加强。

点赞(9)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