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否在疯狂购物后,发现因为折扣、团购、名人代言而堆在家里的战利品不再可爱,或原来不适合自己?在购物快感退却后,衣柜、鞋盒里的衣物变成装饰品,并愈积愈多,最终成为你生活中的负累。
人沉迷购物可谓「冠绝全球」,去旅行时冲动购物更是「常态」。
沉迷购物、过度消费的情况举世皆然,绿色和平从香港、中国大陆、台湾、德国及意大利的消费者研究发现,「需要」已不再是购物的理由,人们囤积的鞋、袋、配件远远超过实际需要。人们每天花很多时间购物,买回来的却是不需要的东西。中国大陆的消费者平均每天花2小时网购,其中有一成,年龄大约30岁的女性,每天花逾3小时网购。
在网络讨论区上,每次各大购物节后总见「剁手族」哀鸿遍野,直嚷「再买就剁手」,可是下一次折扣优惠时,却又继续大手入货。相较于德国及意大利,东亚地区的消费者对网购的抵抗力较低,香港及中国大陆有近三分之二、台湾则近六成的消费者坦承「曾在上课或上班时间上网购物」。
调查发现,愈买愈快乐只是迷思。
需要很少,想要很多是沉迷购物者的心声,六成的中国大陆受访者、三分之二的香港受访者和逾五成的德国、意大利受访者亦承认,他们拥有的东西远超实际需要。全新、未剪牌的衣服,挂在超过半数的中国大陆和香港人衣柜里——而台湾和德国、意大利也有超过四成的人,曾在衣柜里发现吊牌未拆的新衣。即使如此,热衷购物的消费者依然故我,继续买下他们不需要的新衣。
调查也发现,现今的购物习惯已然变成一种新的减压和打发时间的方式,但购物带来的快感转眼即逝。约五成受访者表示,购物带来的满足感维持不足一日;更有高达三分之一的东亚受访者表示,当购物快感消失后,内心倍感空虚失落,想「愈买愈快乐」,最终却「愈买愈寂寞」。冲动购物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同派对后的宿醉,令人身心俱疲。
购物不能为人带来快乐,更会造成一屋杂物。
现今社交媒体和广告「鼓励」人们冲动购物及过度消费,Facebook、Instagram、LINE、微博和WeChat等平台,对刺激消费者购物欲的影响愈来愈大,这个现象在东亚尤其显著。光是浏览Facebook、追踪名人「血拼」的动态,便能激起消费者的购物欲望。调查发现年龄在20至24岁、具经济能力的女性最易受情绪和社交媒体广告影响而冲动购物。
美国社会观察家/教育学者琴.基尔孟(Jean Kilbourne)曾著书《致命的说服力》(Deadly Persuasion: why women and girls must fight the addictive power of advertising),批评时下广告无孔不入地操纵观众,尤其是女性,说服她们透过消费建立自信,透过购物彰显自我价值,继而拥有自己所渴望的人际关系。「它是你最好的朋友」这类广告标语,不论是在欧洲或亚洲,我们都绝不陌生。
「物窒感」(Stuffocation)是英国趋势观察家詹姆斯?沃曼(James Wallman)为消费主义挂帅的现代社会所创造的新词。当逛百货公司或购物网站成为周末主要的消遣,人们的生活被每次购物旺季支配、操控;购物限制了人们找寻乐趣的想像力,苍白如同「缺氧」的生活,正是以消费为中心的社会现况,这也是绝大多数的商人希望人们维持的生活方式。
广告不会告诉你商品制造过程中对环境带来的影响;广告不会告诉你在快餐、低成本营运模式下,企业剥削劳工的真实面貌。在24小时无间断的促销轰炸,你只看得到天堂般的美好愿景。事实上,广告的背后,让我们付出远超过吊牌所显示的金额,甚至是金钱无法偿还的代价。
整理衣柜后,你会发现自己需要很少,想要太多。
要从「购物、空虚、再购物」的恶性循环中解脱,我们必须更谨慎地购物。每次购物前,给自己两分钟的时间冷静,审慎使用金钱,好好看管银包,先回想上述消费者调查中提到广告和促销可能带来的误导,留自己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
购物绝不是获得生活乐趣和充实感的唯一来源,最深刻的体验往往来自与人、与自然真实的相处中。摆脱对物质过度渴求的束缚,整理和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当重新审视「物」与「我」之间的关系时,你的生活将变得更丰盛,不被物品吊牌标签定义,开始减法生活,迎来加法人生。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