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心理咨询
华南心理教育服务领航品牌
专业 · 权威 · 创新
官方
网站
华南心理教育服务领航品牌
专业 · 权威 · 创新

  何为“玻璃心”?

  顾名思义,就是心像玻璃一样易碎、很脆弱:

  不能听重话,别人还没开始凶,自己就先难受起来;不能虚心接受别人批评,听完既生气又难过;不能面对失败,遇到点困难就自暴自弃;

  这样的孩子喜欢胡思乱想,敏感,太过在乎别人的情绪和评价,极易受到伤害。

  很显然,太过玻璃心,并不是孩子应该拥有的适宜的心理基础。

  孩子“玻璃心”形成原因可能涉及多个方面:

  天生的性格特质:

  有些孩子的“玻璃心”是天性使然,属于“高敏感儿童”的一种性格特质。据美国精神分析学者伊莱恩•艾伦博士指出,大约有15%到20%的孩子属于高敏感族,他们容易被外界环境刺激,放大自身感受。

  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如果父母关系紧张、家庭氛围紧张,容易给孩子增加压力,可能导致孩子形成“玻璃心”。

  教育方式:

  家长过分溺爱孩子,或在孩子遇到挫折、失败后处理不当,可能会使孩子产生“玻璃心”。家长需要系统学习教育方式,正确教导孩子,让孩子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和工作。

  社交环境:

  如果孩子在成长期间长时间处于排斥、嘲笑等社交环境中,可能会导致心理敏感、脆弱,容易形成“玻璃心”。

  创伤性事件:

  孩子若突逢重大事件,如自然灾害、家庭变故等,可能会导致孩子有脆弱、无助的情况,容易形成“玻璃心”。

  遗传因素:

  敏感性格可能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若父母一方或双方属于敏感型人格,则孩子出现敏感性格的概率较高。

  早期教育方式不当:

  错误的早期教育方式可能导致孩子无法正确地处理情感信息,从而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

  社交能力不足:

  社交能力不足使得孩子难以有效地应对社交情境中的挑战和压力,进而表现出敏感的性格特点。

  心理创伤经历:

  经历过心理创伤事件后,个体的大脑可能会改变对威胁性刺激的反应模式,导致更倾向于感到脆弱和敏感。

  了解这些成因有助于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理解“玻璃心”孩子的行为,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支持和引导他们。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