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对陌生人有过短暂的好感,明知错过很难会再见到,可值得焦虑的事情太多,这种感觉很快也会淡去,为了不打扰,也不会真的去做什么。
我以为这是成年人交往的基本意识,直到这几天刷遍网络的一个新闻:
“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你一眼,男子在书店苦等50来天”。而最新的进展是,“书店痴情男欲起诉一见钟情女生,称不在意任何人看法,只要能找到她”。
摘出新闻的几个重点,男子丢掉工作去书店等人,期间不惜向亲戚借钱,无法描述女孩的长相,但记得当天的穿着,再碰到肯定会感觉出来。
法院建议他别起诉,男子有句原话是这么说的,“正常渠道不行就再想别的办法”。起初采访的视频里,他强调找到女孩会跟她说,“当时不是没看上你,也不是我有人了,得解释一下。”
这话的意思大概就是,该男子只通过几秒的对视,就单方面认定对方对他有意思,还几次使用“同样的能量”来描述当时的场景。
老实说,要真让他找到了女孩,后续大概更不可控,这明显不是什么爱情片,而是惊悚片预定,是过界的骚扰。
17年有个新闻,女孩拒绝老同学示爱,被从19层高楼扔了下去。
据说两个人是高中同学,男子从高中毕业开始就追求对方,但一直被明确拒绝,在男生留学期间,还是不断跟对方联系。
在他看来,女孩对他的微信有回应,甚至跟他诉说生活上遇到的事情,肯定是对他有好感的。
他怕留学在外时间太久,跟女孩的感情会发生变化,早早回国到女孩的城市,要求以室友的身份合租,同时合租的还有女孩另外的朋友。
在一次偷听女孩跟朋友抱怨自己的变态行为时,他找准机会进入女孩的房间,将其推出了窗外,然后走出房间,对另外的室友冷冷地说,没事,我把她推下楼了。
当时的报道里,还有这样一段:他经常主动发短信,但女该明确拒绝,并将他拉黑,他也一直追问为什么不接他电话,为什么不回短信,什么时候能把他从黑名单上放出来。
通常来说,被男孩死缠烂打的事情不在少数,但因追求不成就走极端的案例,过去这几年也没少发生。
没有分寸感的追求者,死缠烂打的前任,强行骚扰的陌生人,打着爱的名义,做出伤害别人的事情,自我感动得不到实现,这根本不算正常的爱。
加谬说过,不被爱只是不走运,不会爱才可悲。
电影《无双》里,郭富城饰演犯罪团伙成员李问,在被警方逮捕开始,就在脑海里编造了因爱犯罪的脱身说辞。
明明是团伙头目,却编出了替身“画家”的存在,他塑造的假头目“画家”,够凶够狠,家世显赫,三代贩假。
这还不算,他把自己郁郁不得志的艺术追求,跟隔壁的女画家联系在一起,动情地向警方陈述自己的情史,两个人是如何从相爱到分手,自己又是如何被迫成为犯罪团伙里的小喽啰。
李问偏执,现实中从来没能成为主角,在杀人犯罪时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并且从电影中的几句台词也能看出,他给自己的过错找到了统一的借口:得不到的女人。
“你可能不知道所有能成大事的男人都是为了女人,我父亲说过,放弃爱情的男人没一件事干得好”。“我带你上了这个舞台,不但要做男主角,还要做阮小姐的男主角”。
结局很绝妙,警方前往李问口中一生挚爱的阮小姐家时,阮小姐只回答了一句,“有点印象,之前我们是邻居”。
李问的陈述真假虚实,两个人不认识,更没有相爱过,更谈不上为挚爱杀人越货,面对喜欢的人他能意淫出痴情戏码,却不敢上前讲过一句话。
拿命换尊严见人就杀的时候,他抬手就杀掉了对方的丈夫,臆想出自己是人家夫妻感情不和的因素。
看电影的时候我也在想,男主对陌生邻居的病态爱意,到底从何而起。以至对着陌生人能脑补出感动,亏欠,惩罚和忏悔。
有人说,幸福这种东西,要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追求,只要对幸福的定义和要求不算太高,就不会对他人造成麻烦。
人人都想被爱情眷顾,但多数时候也只能做个观众。不是主角的命,硬去掠夺不属于自己的角色,怕最后也只会落到反派。
躲在暗处的窥探,追到对方工作单位示爱,威胁警告对方的事实恋人,书里没教过我们如何正确表达爱,但大部分人都会带着起码的尊重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上学时动不动伙同兄弟尾随女生的小屁孩,早都已经进入正常的约会流程了,爱情不是一张无限制通过的准入卡。
要先得到允许,要被真挚接纳,套上过去的那句老话,你爱谁是你自己的事儿,别搞得大家都很苦恼,真正的爱也不该给对方带来麻烦。
爱是有限制的,你碰到线了,就得往后退退。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