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平时生活中相信大家也听说过,对于多动症,家长一般会有两种认知:
一种是焦虑,看到孩子不听话、小动作多、做事磨磨蹭蹭、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走神开小差.....就怀疑孩子是不是有多动症……
还有一种则是认为,多动症是「孩子好动的表现」,是会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而自动消失的「小毛病」,不用在意……
那到底什么是多动症呢?孩子好动、爱走神、坐不住就等于多动症吗?多动症会不会自己好起来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儿童多动症主要有以下几大特征:
一、注意力不集中
容易分心:多动症儿童在学习或玩耍过程中很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所干扰。例如,在课堂上,窗外飞过一只小鸟或者教室外有人走过,他们的注意力就会立刻被吸引过去,很难再将注意力转回到老师的讲课内容上。在写作业时,周围的一点小动静,像弟弟妹妹在旁边玩耍或者房间外传来电视的声音,都能让他们分心,无法专注于作业。
注意力难以持久:他们很难长时间地将注意力集中在一项任务上。比如,对于普通孩子来说,可能可以集中精力阅读一本故事书 30 分钟左右,但多动症儿童可能看了几分钟就开始走神,摆弄身边的文具或者发呆。在课堂上,他们听讲往往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通常是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之后就开始做小动作或者想别的事情。
粗心大意:做作业和考试时经常出现粗心的情况。他们可能会把简单的数学运算符号看错,或者在阅读题目时遗漏重要信息。例如,在做加法运算时看成减法,或者在阅读理解中忽略关键的提问内容,这是因为他们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没有足够的注意力来仔细处理这些信息。
二、多动
手脚小动作多:多动症儿童总是不停地摆弄东西,如不停地搓手、转笔、抖腿等。在课堂上,他们的手可能会在课桌上敲敲打打,或者玩弄书本、橡皮擦等文具。即使在需要安静坐着的场合,像看电影或者参加会议时,他们的手脚也很难安静下来。
坐不住:很难长时间保持安静地坐着。他们可能会在座位上扭来扭去,一会儿翘起二郎腿,一会儿又把腿伸到过道里。在教室上课时,他们经常会离开座位,比如未经老师许可就站起来或者在教室里走来走去。即使是在吃饭的时候,也会在椅子上动来动去,不能好好坐着吃完一顿饭。
过度奔跑和攀爬:在户外或者比较开阔的空间,他们会过度地奔跑、跳跃和攀爬。在操场上,他们可能会比其他孩子更加活跃,不停地奔跑,而且很难按照规则进行活动。例如,在体育课的自由活动时间,其他同学可能在有序地进行小组游戏,而多动症儿童可能会不顾规则,到处乱跑、攀爬体育器材,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三、冲动
情绪冲动:情绪容易激动,缺乏自我控制能力。他们可能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脾气,比如在和同伴玩游戏时,仅仅因为对方没有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就会立刻生气、哭闹或者动手。在排队等待的时候,如果前面的人走得慢一点,他们可能就会不耐烦地推搡别人。
行为冲动:往往不考虑后果就行动。例如,在课堂上,他们可能会不假思索地抢答问题,甚至在老师还没有问完问题时就大声回答。在过马路时,可能不会先观察交通状况就直接冲过去,而不是像其他孩子一样先看红绿灯和车辆情况。他们很难抑制自己的行为冲动,对危险行为的预判能力也比较弱。
儿童多动症的及时干预和治疗,真的十分必要,一旦发现孩子有多动倾向,家长们一定要重视起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