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国家游戏禁令一出,就有家长和孩子给我发来求救信息:
“老师,我家孩子今天在我上班时给我看了游戏禁令新闻,他现在直接奔溃了,在自己房间大哭大闹不出来,我们听到屋子里砸东西的声音,我和他爸爸怎么说也不听?怎么办?”
“老师,我原本还可以玩玩手机,玩玩游戏,打发时间,现在禁止了,我现在难受的想死,生无可恋。”
国家出手了,游戏禁止。那些网络成瘾的孩子和家庭必然会矛盾升级!那么,网络成瘾的孩子该何去何从?
网络成瘾有很多不同的原因:
一、有的孩子网络成瘾是为了寻找安全感和亲密关系。因为他们家庭中间的父母关系有问题。
二、有的孩子网络成瘾是为了寻找个人存在感。父母虽然很恩爱,但是妈妈的控制欲很强,他没有了自己。
三、有的孩子网络成瘾是为了提升自我的价值。因为他总是在这个成长过程中有太多的失败,在学校里得不到很好的接纳,所以去打游戏仅仅是为了提升自我的价值。
四、有的孩子是因为成长过程中的孤独,留守儿童要面对很多的压力和困难,但是他们的能力和资源又不足,有很多的焦虑没有办法去处理掉,所以变成了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的原因可能远不止这些,网络背后是复杂的情绪问题,抑郁首当其冲。本人很认同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SFBT)的观点:寻找原因,不如放眼未来,想办法解决问题。
头晕、失眠、食欲不振、总觉得冷、过敏等,都是抑郁的儿童青少年常常出现的躯体症状。
可是在生活中,这些症状经常不被当做是抑郁的信号,反而导致抑郁的延迟治疗。家长们花费大量精力带孩子检查身体,却没有意识到这些不适可能由心理因素引起。
研究也表明,躯体症状会导致人们看不到背后的抑郁真相:有躯体症状的患者,经历的病程通常更长,更少接受正确的治疗,且预后更差。
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变化性,也增加了他们抑郁症状的识别难度。
“小孩怎么可能抑郁?”
“不愁吃不愁穿,还不高兴什么?”
“不想上学,又装什么肚子疼?”
“我们小时候环境更苦”
“怎么没你这些问题?”
“你看隔壁家 xx 多阳光”
“你多和人家学一学!”
“学习又退步,都是假用功!”
“说你两句就拉脸,我们欠你的了?”
“别那副哭丧脸,表现得高兴点!”
“怎么人家不欺负别人?”
“没事多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我们希望的,是每个个体的心理状态、情绪需求都得到应有的关注,更希望每个在抑郁中苦苦挣扎的孩子,都能被温柔以待。
如果您的孩子有上述症状,请及时接受专业心理干预。刚开始可能哄哄孩子能过来,再久一点,怎么说也来不了,再发展下去就“逢父母必反”,甚至孩子情绪时而暴躁,时而抑郁,不读读书,不出门,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变得家长无计可施,既不能说,更不能骂,最终只能选择心理咨询师上门咨询。上门咨询属于特殊心理服务,成本高,老师难度也大。
广州为本教研所有同仁真心希望孩子活成孩子本身该有的模样,家长只负责家庭有爱,教师为育人而教书,共同祝福每个孩子健康成长。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